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08 22:52:36| 人氣6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省籍與婚配的關係


這是一則我在前幾天看到的新聞:台大農推系謝雨生教授的研究顯示,外省族群跨族婚情形比閩南、客家、原住民等本省族群普遍。專研族群社會學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表示,該研究結果符合期望,但社會各界須小心解讀,萬萬不可化約「外省人開放、本省人保守」的荒謬結論。
  張茂桂表示,族群世代婚配問題可從「婚姻市場」結構面切入,也可從「自由戀愛」個人行動面探討。但不管面向為何,數十年來,省籍與族群因素影響確實降低中。
  兩性婚姻市場中,普遍存在「女性上婚」(marry up)與「男性下婚」(marry down)現象。也就是,女性期望嫁給學歷比自己高的丈夫,男性則偏向娶學歷低於自己的妻子。張茂桂表示,將上述婚姻偏好納入教育程度與族群因素,正可解釋為何外省籍高學歷女性傾向嫁給外省丈夫。
  這一則的新聞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很簡單。因為我的家庭裡普遍存在著跨族群通婚的現象,台灣社會的人口比例,閩南族群就占了七成三,其他族群與閩南族群通婚的情形是很常見的事。張茂桂研究員的解讀我也大致同意,不過,我有一點非常不能茍同。
  那就是把「女性上婚」(marry up)與「男性下婚」(marry down)現象套用在跨族群通婚裡,並進一步作出的這樣的一個結論:雖教育普及,族群間教育傾斜也漸拉近水平,卻還未完全平抑外省與本省人的教育程度。平均來說,外省人教育程度仍略高於本省人。(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101/4/qzry.html
  如果我的解讀沒錯,這個研究延伸的結論,告訴我們,外省籍的女性之所以“大多數”會選擇外省籍男性作為婚配對象,是因為外省籍男性的教育程度略高於本省籍男性,而女性普遍會選擇比自己條件更好的另一半,因此外省籍男性就成了外省籍女性的多數選擇。當然,這是不考慮結構面和自由戀愛層面的結果。
  我認為這個結論稍嫌武斷,外省籍男性是否比本省籍男性教育程度普遍較高?我認為應有一些量化數據提供評比,否則光依社會學對婚姻市場的“推斷”,似乎不夠有力。至少在我大學以上的班級上,閩南族群占了壓倒性的多數,在理工學系,閩南族群更是占有96%以上的比例,有不少理工學系的男同學們,平日就以母語交談。
  再者,外省籍的女性選擇婚配對象的考量,除去戀愛等主客觀因素,其實就與其他族群一樣,會考慮對方人品家世,尤其是對方家庭和自己是否能融合,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考量標準。我的理論是,高學歷的女性多半都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就算她們的選擇是當主婦,她們的背景在就業市場上還是很受歡迎),大多數都希望在婚後還能保有自我,不想成為一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那種相夫教子的傳統女性,這樣的女性無論是那一種族群,都會在婚前慎重考慮對方的家庭因素,這個家庭有幾個兄弟女兒?有幾個妯娌?公婆會不會難相處?要不要同住?會不會要求每天晚上開伙煮飯?
  大家都看過民視的鄉土劇吧,例如陳美鳳演的長男的媳婦,這些劇集都顯示出一個閩南傳統家庭對男丁及他的媳婦的種種要求與標準,雖然戲劇是戲劇,現實人生自有不同,不過閩南傳統家庭多少對媳婦還是有一些規範。女兒的小學老師就提到,她以前剛出嫁時,和公婆同住,公婆都受日式教育,要求她每日早起煮早餐,而且在下樓前一定要穿套裝,化好粧,絕不可蓬頭垢面出現。我的姪女嫁給閩南家庭,婆婆對她很好,每日煮飯帶小孩,唯有一件事有意見,就是為什麼結婚後還拿錢回娘家?為此事頗有微詞,一日和姪女通電話,姪女訴說婆家不是,講到一半婆婆竟然插嘴大罵,原來她早在分機偷聽多時….。
  我注意到很多好友們選擇另一半時,也會注意對方的家庭,不同族群的好友,最後選擇外省老公的,她們的幸運在於:公婆有的早就不在了,不然就是根本不管事,沒有傳統宗教習俗,不用拜拜,沒有過年過節出現的一大堆親戚(但有時也很寂寞),想回娘家就回娘家,拿錢回娘家也沒關係。
  省籍與教育程度,是不是有絕對的關係,應有進一步的數據討論。但與其說由省籍可以看出女性上婚的現象,倒不如說,擁有一定教育程度的婦女更渴望的是一個不同於父母輩的婚姻形態。

台長: 小巢
人氣(6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心情點滴 |
此分類下一篇:是民主,還是暴力?
此分類上一篇:媽媽們!請多愛自己一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