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got flowers today. It wasn't my birthday or any other special day.
「我今天收到花了… 今天既非我的生日,也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
We had our first argument last night,
昨晚我們發生了第一次爭吵,
and he said a lot of cruel things that really hurt me.
他說了很多很多殘忍的話,而那的確也刺傷了我。
I know he is sorry and didn't mean the things he said. Because
我知道他很難過,也不是有意說那些話的,因為
he sent me flowers today.
他今天送我花了~
I got flowers today. It wasn't our anniversary or any other specialday.
我今天收到花了…今天既非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也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
Last night, he threw me into a wall and started to choke me.
昨晚他把我摔去撞牆後又勒我脖子。
It seemed like a nightmare. I couldn't believe it was real.
就像是一場惡夢似的,我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I woke up this morning sore and bruised all over.
早上醒來全身酸痛,到處是瘀青。
I know he must be sorry, because
我知道他一定是難過的,因為
he sent me flowers today.
他今天送我花了~
I got flowers today, and it wasn't Mother's Day or any other specialday.
我今天收到花了… 今天不是母親節,也不是什麼特殊的日子
Last night, he beat me up again. And it was much worse than all the other times.
昨晚他又揍我了,而且比之前更狠、更嚴重
If I leave him, what will I do? How will I take care of my kids?
如果我離開他,那我將怎麼辦? 我要怎麼照顧我的小孩?
I'm afraid of him and scared to leave.
我怕他,卻也不敢離開他。
But I know he must be sorry, because
但我知道他一定是難過的,因為
he sent me flowers today.
他今天送我花了~
I got flowers today. Today was a very special day.
我今天收到花了… 今天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
It was the day of my funeral.
今天是我出殯的日子…
Last night, he finally killed me.
昨晚,他終於殺了我了。
He beat me to death.
他把我給打死了。
If only I had gathered enough courage and strength to leave him,
如果我有夠多的勇氣及力量離開他,
I would not have gotten flowers today.”
我今天就不會收到他的花了~」
以上這篇在網路世界理流傳的短文,正是一個很典型的暴力惡性循環(Cycle of Violence)。暴力循環分五個階段,如下。
一、形成期(Build-Up Phase)
在形成期,緊張狀態會逐漸攀升。施暴者與受害者都會感到情緒不穩定,然也都為了某些原因而壓抑著情緒。
二、頑抗期(Stand Over Phase):暴力行為產生
在頑抗期時,會有控制慾及恐懼產生。不論是因可能失去掌控而產生的恐懼,或是因懼怕而想得到更大的掌控權,兩者是共依存的。
當掌控慾得不到滿足或恐懼得不到安撫,暴力行為常常就成了一種手段或方法。而暴力行為又有下列幾種表現方式:
最容易判斷與釐清的就是行動暴力,傷害破壞人體或器物的方式都算在內。其次就是語言暴力。所有人身攻擊的言語都算(黃色笑話也是一種)。其中最難以釐清及辨別的就屬精神暴力了。之前所提的兩種形式都會使精神受到暴力傷害,但最嚴重的是改變他人思想、限制個人自由意志等行為。
三、懊悔期(Remorse Phase)
施暴者在施暴之後心裡會開始感到懊悔,並為自己的行為找尋「合理的」解釋,「淡化」事情的嚴重性。上面那首悲情詩中,施暴者送花給受害者,就是在這階段發生的行為。
雖然施暴者在這段期間會感到內疚,但卻不是因為自己的暴力行為而感到懊悔,而是為自己而感到懊悔,就好比一個竊賊在被抓到後這麼說:「如果我小心一點,就不會被捉到了……」
四、追究與承諾期(Pursuit Phase)
在懊悔完之後,施暴者會開始追究「責任」(為自己脫罪)。「如果對方不怎樣怎樣,我就不至於會這麼對他……」,或「只要他不要在這樣,我“保證”以後再也不會施暴於他……」
五、蜜月期(Honeymoon Phase)
兩造和好“如初”,其實是刻意地遺忘、逃避之前所有的困難、爭吵與不認同感,也就是自欺欺人與封鎖自我的情緒(不安、受傷等感受)。施暴者在此時會表現得非常疼愛、寵溺對方。
然而事情真的就這樣告一段落了嗎?暴力的陰影也會就此消散嗎?不,事情並沒有真正地獲得解決,因為情感並沒有真正地得到抒發與撫慰(雙方皆然),所以還是會逐漸回到形成期,再度展開一新的暴力循環。唯一不同的只是,兩者的不安定感會一次又一次的加增,而暴力的行為也可能因此而一次比一次嚴重,最終結果極有可能就如上面的悲情詩一樣。
「是個性難改?還是宿命難逃?」(中國時報,2000.7.25)這是中國時報一篇標題為〈劉永,打不贏宿命?〉的新聞中,為最近因暴力虐妻的傳聞而掀起一陣揣測及議論的影星劉永所發出的疑問,同時也是所有生活在暴力陰影下的家庭,想向蒼天發問的吧。
文章定位:
人氣(42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