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31 03:17:18| 人氣1,7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本日的哲學課程(3),Phaido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毛綿羊終於下定決心和綿羊break up,牠已經找到一隻比綿羊更健美毛色更有光澤的山鬃,說實在,山鬃實在是比綿羊看起來man多了,綿羊的情書就這樣被丟在開離愛琴海的船上。內容好像有點宅。

Mon cher:

我的小金毛,關於上次跟你提到的,Echekrates向Phaidon探問蘇格拉底臨終的情狀,從Phaidon的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蘇格拉底的朋友們仍舊對他的選擇耿耿於懷,認為他輕率地選擇了和他善良的主人(神靈)分別。蘇格拉底則以為死亡將使他成為諸神的同伴,並說明為何死亡是一個哲學家所終身期待的,那就是靈魂拋棄了肉體才能夠不受蔽礙地思考-但要做出這個結論前,他得要先證明一件事-靈魂從肉體解脫後仍舊存在。假使仍舊存在,那麼,「靈魂是否是不死的?」

Phaidon篇一開始便與我產生了重大隔閡,談論到自殺為何是不能容許的,蘇格拉底說:「神靈是我們的守護者,我們是神靈的所有物之一。」「我們一定要等到神勒令我們去死,才能結束自己的生命。」人與神的關係,猶如從屬物和擁有者,生命的目的便是為了諸神的旨意,這種賭上性命的虔誠著實令人訝異。

Kebes以為「哲人應當做好死的準備」的看法和「人是諸神所有物」的看法不合,因為人若是諸神的所有物,接受神的看顧,則應當使自己長久保持在神的身邊,面對死亡,智慧的人應當感到悲傷。Simmias指出這正是對蘇格拉底的批評,因為蘇格拉底正要選擇離開他善良的主人(神靈)。

蘇格拉底對此展開申辯,要知道這可是關係著他的抉擇是否正確的重要論證,因為死亡若不能將蘇格拉底帶往他神聖主人的身邊,那麼它就將是令人悲傷的結局。蘇格拉底以為,哲學家極力擺脫肉體的需要,因為只有不借助任何感官地用心靈思考,才能夠獲得真理。也因此,他們所追求的智慧,只有在死後靈魂和肉體分離後才能得到。對於這一生所追求的智慧的到來,若他們感到害怕,那才是奇怪的。

他又指出,除了那些蔑視肉體、在哲學中生活的人所表現出的勇敢和明智,其他的人都只是因為害怕更大的惡事而不畏懼死亡。如同害怕失掉自己想要的一些快樂,而放棄了另一些快樂,事實上是因為無法抗拒某些快樂,就抗拒另一些快樂。「真正的美德只是與智慧一同存在,加上或減去快樂和減去快樂、恐懼這一類的東西都沒有關係。」「建立在相對的情感價值上的道德體系只不過是幻覺。」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與快樂和恐懼這些東西都沒關係,那麼這個美德究竟在追求什麼?它是他自身的原因和目的嗎?或者他又在服從神的旨意?

Kebes對靈魂死後是否繼續存在感到質疑。事實上,我們也可以懷疑「靈魂」生前是否存在提出質疑,靈魂這個抽象的名詞貫穿了整個Phaidon篇,究竟這靈魂指的是什麼?當神經和記憶體不再作用時,他還會存在嗎?如果他是個可以和肉體分離的獨立精神體,他又為了什麼要和肉體結合?

蘇格拉底展開論證,「凡有對立面的事物必定從其對立面產生」,如變大之前曾經是比較小的、比較公正是從比較不公正來的。與生相對的是死:由活產生死,由死產生活。如果能從死復生,就證明了死者的靈魂存在某處,再從那裡回到活的狀態。人能從死復生嗎?

生是死的對立面嗎?當然我們會說,一個人不是活著,就是死的,凡活著便在趨向死亡,但死去會導向生嗎?有個說法是,死包含在生裡頭,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這也叫人無法反駁。

蘇格拉底又說:「如果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會死,如果死者在死後始終處在那種狀態中,豈不是到最後一切都是死的,沒有一個是活的嗎?」關於這點我們可以清楚指出,有生命的東西並非有定量的,不可更新的,而是一直在產生,因此不會那麼簡單就死得一個不剩。那麼疑問可能是,靈魂是伴隨生命產生的嗎?或靈魂有一定的總量而反覆循環?

Kebes想到了「學習實際上只是一種回憶」的學說,然而這個說法已預設了靈魂在出生前便已存在,如果靈魂是會死的,那這個預設便無法成立。

蘇格拉底以為,我們在出生以前就擁有關於「絕對」的平等、美、善、正直等性質事物的知識,而在出生那一刻遺忘了,後來通過感官對感性事物的作用又回想起原有的知識。因此學習只是在回憶以前的知識。如果這真的可信,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在出生的那刻遺忘呢?是傳說中的孟婆湯嗎?而「絕對」的美、善的存在是不證自明的嗎?在我看來,這絕對是最叫世人爭論不休的事物。

繼續靈魂不死性的討論,辨證出,肉體傾向於複合的、可見的、非永久的,靈魂傾向於單一的、不可見的、永久的,因此死亡時肉體將迅速分解,而靈魂幾乎不會分解。

若靈魂按照正確的方式追求哲學,保持和肉體的分離,死亡時靈魂將與神度過餘下的時光,若靈魂被肉體玷汙,則將成為能被人看見的幽魂在墳場徘徊。按照靈魂以前實際的生活情況,投胎到不同的動物之中。

蘇格拉底指出,哲學家的靈魂透過追隨理性來免除慾望,深信這是他生活的正確方式,當肉身死後,到一個與自己的本性類似的場所,永遠免除各種邪惡。在這種情況下,哲學家沒有理由相信靈魂離開肉體後會隨風消散。

Simmias提出異議:「如果靈魂是一種和諧,當身體由於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過份鬆弛或過分緊張的時候,靈魂就必定消滅。」如同毀壞的琴弦無法調出定好的音,靈魂隨肉體消逝,甚至先於肉體消逝。

Kebes不同意Simmias的看法,以為靈魂將比肉體更加持久。然而靈魂如同穿衣服般穿過許多肉體,除非證明靈魂是永恆不朽的,否則無法擔保靈魂會遭遇最後終結性的死。

蘇格拉底詢問兩人是否仍同意回憶說,並接受他的假設,以為靈魂在被監禁在肉體中以前就在某處存在。兩人皆表示同意。蘇格拉底指出,若靈魂是複合的音調,則不會先於複合它的肉體而存在。又指出,若靈魂是定好的音調,則如同定好的音不包含任何的雜音,沒有靈魂會包含惡,每一個都是善的。若靈魂是定好的音調,則他將會追隨他的構成要素,而非抗拒他的構成要素-肉體。以此得出,這不能做為一個恰當的比喻。然而我們並不能肯定靈魂總是在指揮著肉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情形是生理影響心理的。

我們可以看到蘇格拉底對自然哲學是如何失去興趣的,他期望Anaxagoras的書能告訴他每一事物的最佳存在狀態和何為宇宙之善,告訴他心靈如何產生萬物的秩序,但他發現他們並不認為萬物受到善或道德義務的約束而結合。事實上,對個體而言,我們可以說心靈的確佔了支配性的作用,然而這在自然界是行不通的。

蘇格拉底自己展開了研究,他提出一個自己判定健全的理論,把與之相關的假定為正確。以此展開了對「靈魂不死」的辯證。

存在著各種「型」,與型同名的事物之所以得名的原因在於它們分有型。兩個對立的型會完全抗拒成為其對立面,且不失去其本身的性質。

要使身體活著,必須擁有靈魂,靈魂給肉體帶來生命,生命的對立面是死亡。

靈魂不接納與之相伴的對立事物;靈魂不接納死亡,所以靈魂是不死的。

辨證出靈魂不死後,蘇格拉底指出要盡可能地變得善良和聰明,因為靈魂不能逃避罪惡而帶來平安。然而這不可避免地讓人懷疑行善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是否為了積陰德、避免懲罰?在下一個世界能夠有個嚮導能夠帶路?

最後蘇格拉底開始描繪他信念中大地的樣貌,地球的形狀,我們會驚訝他說的並不是差那麼遠,一個球型的大地,而人們生活在一個凹地,他駁斥了人們以為自己住在大地表面的看法,他覺得人們只是因為呆滯和虛弱而不能到達空氣的頂端,如果有人能長著翅膀飛到那裡,他會認識到真正的天空、真正的光明、真正的大地。這在今日看來,我們可能會以為他指的是外太空。

接著他又說了有關虔誠的靈魂和有罪亡靈的不同命運。然而獻身於獲得知識的快樂,使靈魂擁有美德,卻是為了適合到另一個世界旅行,這看來有些像乖就給糖、不乖就打的道德勸說。

迫近黃昏,蘇格拉底平靜地迎向死亡。無論他是否踏上他理想中的世界,他遺留下的疑惑與辯證,或許才是哲學的真正價值。

你的小亞細亞愛人
2006.8.31


哲學呀,綿羊看著海邊漸漸消逝的雲彩,一滴眼淚被他的羊毛襯衫快速地吸了進去。

台長: wei
人氣(1,7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沙堆 |
此分類下一篇:我怎麼會變這樣
此分類上一篇:本日的哲學課程(2),Crito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