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韓國電影《如果雨之後》的感覺
就像是讀了一本蔡智恆或藤井樹的輕小說
有溫暖,有怦然,還有最後令人驚喜的彩蛋
故事開始是2003年,那時英浩已經是第三次重考大學
某日,他想起小學時那場運動會 ~ 那張充滿善意的臉龐
那個遞給他手帕,讓他抹掉自己因跌倒而一臉挫敗的女孩
他提筆寫信給女孩,竟意外收到回信,彼此的書信往返
令枯燥的重考生活,瞬間充滿閃亮亮的希望與雀躍期待
女孩和他約定「如果跨年夜首爾下雨的話,就約見面吧」
整部戲真摯動人,男女主的「書信情緣」其實暗藏小伏筆
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重考班女同學秀珍 (姜素拉客串演出)
秀珍生長在一個複雜家庭,所以特別欣賞男主的單純善良
雖然知道英浩心裡有喜歡的人,依然義無反顧愛上了對方
:我跟她有什麼不同?
:妳像星星,而她像雨
:什麼意思?
:妳...燦爛耀眼,但她...撫慰了我
在圖書館裡,英浩不正面回應卻委婉的隱喻,表明了心跡
秀珍泫然欲泣的強顏歡笑,掩飾不住黯然神傷的失落神情
多年之後的再度相見,英浩送給她一把,親手製作的雨傘
傘面是秀珍曾經說過,希望未來兩人能一起去看的「極光」
秀珍眼眶含淚,微笑地收下傘 (原來我說過的話,你還記得)
生命中無法強求什麼,但或許,我們都成為了撫慰他人的存在
時光流轉的匆匆歲月裡,總有個人惦記著你,希望你過得安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