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寄出一封mail,對方是我訂閱近四年的電子報報主,提筆的理由,是因為下面這段文字,觸動我的心緒。
她寫著:「說起來,這一生,截至目前為止,唯一唯一想過要從事一輩子的事情,就是寫作,只是,我的文筆不夠好,文詞不夠優美,字句不夠犀利,感覺不夠敏銳,看著別人寫的文章,總忍不住自卑地想著:妳憑什麼想寫一輩子呢?雖是如此,我還是那麼一廂情願地想一直寫下去…」。
我在信中給了鼓勵,也叨叨絮絮,對於「寫作」的看法:
不能否認,寫作是需要天份的,有沒有才華,自己會知道,真的沒有寫作天賦的人,根本不會產生「想一直寫下去」的念頭,但介於兩者之間,有一種人,就是有點才華卻尚未擁有令人讚嘆的天啟,或許目前的我們,還歸類在這裡。
我知道妳會理解,不會責怪我說話太直接,因為我們處於相同處境,所以我能夠體會,那種看到很棒的文字時,內心的激盪與莫名自卑,只是,我慢慢地,領悟出一些道理。
首先,持續的努力比天份重要,即使某些論點認為創作能力是天生的,並非後天能教授,或者靠毅力磨練出來,但我依然堅信,「成功是一分的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
以我而言,過去兩年多的書寫,明顯看出文字進步的軌跡,我見過太多文筆極好的人,可是他們從來沒想過要一直寫下去,或者從事文字方面的工作,開玩笑地來說,他們擁有絕世武功,卻一點都不想爭奪武林盟主的寶座,當然,所謂寶座,是指想要以文字創作為謀生的工具。
我一直覺得,從某種層面來講,寫作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前者泛指基本的文字功力和內容定位,後者則是透過生命的感知,寫妳想寫的,寫妳擅長的,寫妳自己會感動的東西。
我曾經在一般民眾投稿的報紙版面上,看過令我淚流滿面的文章,也曾經在各大副刊上,拜讀某些名家作品,卻感覺僅僅是在操弄華麗的辭藻,所以,蘊含在文字裡面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常常,我們忍不住觀摩,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別人寫得真的比較好,但我越來越會提醒自己,對方寫得再好,那終究是他的,他可以寫到洛陽紙貴,卻寫不出我筆下的東西,因為我的東西,只有我,才寫的出來。
這並非掩耳盜鈴,或坐井觀天,相反的,多讀多看是絕對必要的,但是,我想開始建立,某種對自己文字的信心,就像,駱以軍與藤井樹,該如何評比?王家衛和周星馳,誰的電影好看?與其說比較的基準不同,不如說每個人應清楚定位,然後,做好自我的品牌經營。
妳表示,妳還在,繼續堅持寫著,「我想,我有的就是一份心意,希望能在我的字裡行間,讓某些人感受到一些什麼,那麼,這或許就是我存在的理由」。
即使,暫時沒被打通任督二脈也無妨,因為,每個當下都是最真實的,現在的我,只要用心寫出「現在的我」所能寫出最好的東西即可,如果還能不忘記最初的熱情,那就更棒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