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創造出實相。
點點片段的週邊現象拚湊起來 + 意念對這些現象的解讀 + 情緒反應 = 實相
這是電影最喜歡用的表現手法。
對很多事情的描述,用片段的描述,讓觀眾自己去解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影片本身通常不提供答案,但是大部份的觀眾卻能「不約而同」地自行去拚湊出故事的真相。
反正,電影提供的是自由想像的素材與空間,虛虛實實,不用太計較。
但是,真實人生呢?
你拚湊出什麼樣的實相出來?
昨天看了一部澳洲電影,叫「愛情無色無味」,詳細情節不再多加描述了。
不過裡頭描述的一段凶殺案,卻讓人印象深刻。
一位夜歸的女心理醫師,在開車返家途中,車子拋錨,在半路攔了一輛過路的卡車。被攔下的司機是個失業多時,又剛喝醉酒的男子。女心理醫師上了男子的車後,從此失蹤。並且有人在半夜看到男子在住家附近扔掉一只高跟鞋,而那只高跟鞋正是那位女心理醫師的。
(觀眾由以上的片段來拚湊出:凶嫌一定是這名男子)
當一切的證據都指向這名男子時,男子對警察的供詞才讓真相大白。
其實,男子那天因喝醉酒,怕被警察開罰單,才抄小路走偏僻小徑回家,而他「走偏僻小徑」的行為卻被女心理醫師解讀為「想要殺人劫財」的歹徒,所以,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跳車,並在男子還來不及解釋時,就因盲目奔跑而掉下山崖…
女心理醫師因女兒在幾年前搭陌生人便車而死於意外,所以,對於「搭陌生人便車」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因此,才會對男子的「走偏僻小徑」過度反應。
其實,我們不也都是這樣嗎?
因先前的經驗而對「當下」的情況預設立場,自己有一套「自以為是」的想法,而且,不和別人溝通。
昨天做了一個很可怕的惡夢。夢中的情節剛好正中我最深層的恐懼。
那是一個情節很完整的惡夢。
在半夜十二點,猛然抬頭看到我家房子外面的半空中吊著一個死人;
我家樓上又住著一個很奇怪的人;
然後,又聽到樓上有磨東西的聲音;
…….
種種跡象顯示,樓上那個人是個殺人魔,而我,是下一個目標。
就在整個夢的情節最駭人之際,鬧鐘響了。
努力地想要再回去剛才那個夢,拚湊著剛才的恐懼元素,卻再也不怎麼令人恐懼了。
「意念」才是恐懼的源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