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裡,我對媽媽有怨懟,覺得她是個很冷漠的媽媽。
這樣的怨懟,在她過世後,卻自動不復存在。
突然可以明白/理解,她為何冷漠。
如果,她從小就從外婆那裡得到很多愛,她不會故意對我們冷漠。
她總是盡力給我們她能給的,而沒給的,是因為,她自己也沒有。
(也或者,她根本不知道有這件事存在)
爸爸並不是個負責任的爸爸。
他賺的錢都很海派地,花在朋友身上。
因此,媽媽除了照顧一家大小(當時連大伯二伯三伯全家大小,都在我家吃喝),還得賺錢養家,供我們念書。
一個女人帶五個小孩,光是帶小孩,就很累了。
身上那麼重的擔子,她都擔下來了。
然後,還得面對很「番」的爸爸。
(一直到老爸年紀大了,「番」的程度連姐姐們都無法忍受,而,當年媽媽是一個人獨自面對年輕氣盛、脾氣超級暴躁的丈夫)
我以前會比較:為什麼別人的爸媽如何如何,而我爸媽沒有?
比如,我和國中同學一起到嘉義念高中,一起在外租房子,同學的爸媽三不五時會來看我們,而,我爸媽從來沒有。
但是,我沒看到的是,爸媽原本是什麼都沒有的小夫妻,為了讓我們能有穩定的生活,他們是必須比別人的爸媽更努力的。
他們努力地,用他們的勞力,才把我們捧到跟別人一樣的立足點。
然後,我們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辛苦了大半輩子,他們盡力了。
我以前總認為媽媽講話常常傷害到我,而抗拒、迴避跟她溝通。
但現在才可以理解:從來沒有出過社會的媽媽,結婚前都在家幫忙。
20歲就被迫結婚生小孩。
結婚後,就是跟著爸爸做生意、帶小孩。
沒有機會去學習社交、學習處理挫折或情緒。
沒有機會學習溝通。
她只能自怨自艾,或是用她可以做的方式表達。
她真的盡力了。
她給了我們,她能給的,一個小女孩最憧憬嚮往的所有的東西了。
而,沒給的,是因為,在她的世界裡,她根本沒享受過,或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東西存在。
比如: 溫暖、愛、關心、耐心。
我在心裡,用41歲的我,回頭去給予媽媽,20歲的小女生,溫暖、愛、關心、耐心。讓她知道,她是一直無條件地,被愛著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