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3 00:27:30| 人氣911| 回應0 | 上一篇

牧師樓與姑娘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牧師樓與姑娘樓

 

百年以前單身姑娘來台服務,當時教會必須提供她們合適的宿舍。而當時台灣居住環境,不適合洋人的生理和文化條件,英國雖於1861年在淡水已設領事館,卻又在1874年另建領事官邸。而馬偕於1872年在淡水龍目井街租屋宣教,最後也必須在1875年時為自己和另一宣教士華雅各醫師趙孕x埔的宿舍。這都是現實上的需要。

因此吳威廉牧師擇地於馬偕博士宿舍西鄰,原寶順洋行之地,親自設計督工,聘當時著名的洋樓匠師黃阿樹施工(樹司是洪仔泉女婿,泉司當年和馬偕合作遜L馬偕的宿舍、偕醫館、牛津學堂和女學堂等洋樓),這棟磚拱迴廊的「番仔樓」,落成於1906年,今日在其屋頂西邊的氣窗上,仍有白灰所塑「1906」的浮字,所用的磚材和福杉據稱來自廈門。磚工精細、造形、比例優美,是難得的建築作品;由於最先住的是高姑娘、金姑娘,淡水人就稱它為「姑娘樓」。
       這種二層樓紅磚洋樓,當年淡水共有三棟:一為紅毛城內之領事官邸,還有崎仔頂老街之達觀樓(紅樓),以及鼻仔頭黃東茂公館。
三年後,吳威廉牧師又在「姑娘樓」西側,再建了一棟相似的紅磚洋樓作為其寓所。自此,加上東側兩棟馬偕所貌漲霂Z牙式洋樓、和兩棟同樣形式的海關「總務稅司公署」官邸,以及英國領事官邸,砲台埔頂就成了洋樓特區了。
        1912年台灣北部長老教會宣教大本營移往台北雙連,吳威廉牧師也在馬偕紀念醫院旁建有兩棟姑娘樓,建築形式也幾乎和淡水一樣,因此住在淡水的都是在淡江中學服務的姑娘,如金仁理、高哈拿、黎瑪美、杜道理、德明利、閔瑪利、蘭瑪烈等,其他姑娘住的時間都不久。
        1936年淡江中學被日本政府強制接管後,德姑娘、杜姑娘和蘭姑娘一直住1940年年底,見時局無望才返加拿大。而姑娘樓西側的牧師樓,在吳牧師過世後由明有德牧師(Rev Hugh .A . Mac Millan)進駐,明牧師是淡江中學男校最後一任校長,學校被日人接管明牧師搬到雙連後,成為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Dickson)的牧師樓,孫牧師是台北神學校校長,較年輕前衛,他有一部福特汽車,因此牧師樓西側的地下室就成為他的車庫,而教會人士習慣稱牧師樓為「孫牧師樓」。後來孫牧師和神學校再度遷到雙連,牧師樓就租給美國商人王武路(Wanble),一直到戰爭前英美撤僑。
 
       姑娘樓建築年代:1906年。地址:淡水鎮淡水工商管理學院校園內。建築設計:吳威廉牧師。泥匠:洪泉徒弟「樹司」。這兩棟美麗的紅磚洋樓,也是吳威廉所建,淡水人都泛稱「姑娘樓」,其指的是裡面那棟,外邊這棟教會人士都稱「牧師樓」。吳威廉最擅長設計這種磚拱迴廊建築,這些洋樓都有明顯特色:紅磚樓、拱圈迴廊、斜屋頂和高台階。
       姑娘,即英文Miss,早年不少女宣教士,奉獻其青春、才華和個人終身幸福於台灣的教育和醫療工作上,本地人尊稱她們為「姑娘」,是早年淡水文化的特色之一,吳威廉並建此樓為她們的宿舍。
       住過這裡的有杜姑娘、李仁美和高姑娘,都是教會人士所熟知的,目前為淡水工商管理學院行政大樓。外頭這棟,建於1909年,除吳威廉外,明有德、孫雅各和不少西籍牧師都住過,一度為純德音樂專校的鋼琴教室,今日充為淡專教職員曙U
 
 

台長: 我是聰明鬼=]
人氣(9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