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判斷是一種暴力 - 吳淡如 著
朋友和我到了健身房,我們不約而同地發現,入口處的歐巴桑換了一個人。
原先的歐巴桑是個笑口常開、非常會招呼客人的人,我們都很喜歡她,不知怎的,她竟辭職了,取而代之的這個人,使我們一進健身房就感覺氣氛不太對勁。她的長相,真是嚇人。
「一張整型失敗的臉孔。」朋友小聲說。
「是啊,」我邊換運動鞋邊附和:「好可怕,兩頰的肉好像要掉下來似的,眉毛一高一低,臉還歪一邊。」
「看起來比巫婆還慘。」朋友說:「真不知道為什麼要請一個看起來亂陰狠的人來看門,是不是想把我們這些長期會員趕走,換另一批啊?」
不只我們在討論,剛走進來的兩個女生,也一邊換衣服一邊嚼舌根:「她年輕的時候一定是做特種行業的,所以才需要去整容,可能是打進去的東西失效了。」
「..........妳看,為了使自己更漂亮去改變長相,老了就會變成這樣.....」
換完衣服之後,我們正準備到運動室去,聽見歐巴桑用粗粗的聲音跟餐飲部的一位服務小姐說:「妳去那裡?」
「去買牛奶,客人要喝木瓜牛奶,我們的牛奶不夠了。」
「幫我買兩罐狗罐頭好嗎?」
「歐巴桑,妳養狗嗎?」
「我昨天檢到三隻流浪狗,可能是被人家丟掉的,怪可憐的,所以就讓牠們在我家住下來了......」歐巴桑用平板的音調說。
我和朋友都聽見了,我們一起低下頭來,為自己剛剛對這位「巫婆」所下的判斷感到非常慚愧。
我覺得自己像個用拳頭打了好人的暴徒,不知如何彌補我的罪過,雖然她並沒有聽見我們對她的惡言惡語。
我認識的一位修道的朋友阿洛克曾經說過:判斷是一種暴力。這時,我才羞赧地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阿洛克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原來是他跟人聊天的時候,有一位自認為跟一切格格不入的人,申訴自己在「混濁人世」裡、「罪惡的城市」中,跟一群「俗不可耐」的人相處的苦痛,他認為自己處在一種非理性的精神暴力脅迫中。阿洛克聽完,只說了這句話,然後微笑不語。
其實,從小我們就生活在「具有暴力傾向」的判斷中——
※看隔壁家的阿毛念第一志願,背後就叫他書呆子;
※其實是自己沒主動去跟一個人接觸,就判斷他高傲;
※看人家有錢,胡亂說人家是賺黑心錢;
※別人有異性緣,就說人家私生活混亂;
※人家憑實力得到成就,硬說人家是逢迎拍馬、「外交好」得來的,心裡才舒服。
所謂暴力,就是無端任意發洩自己的情緒,加諸無辜的他人,我們確實常在不知不覺間扮演著施暴者的角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