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情緒低落,失去自信心,凡事都提不起勁,老公說我的心生病了,所以想帶我去看精神科醫師,尋求協助,幾經考慮,我答應了。
10月2日老公帶我到中國醫藥學院附近的一家精神科(身心科)專科醫院看診,會選擇這裡,並非醫師醫術高明,而是因為常在收音機裡聽到他們院長在打廣告,最重要的是有夜間門診,我不用再請假。進入診間,是一位年輕的女醫師幫我看診,很親切,但是也許因為年紀的關係,總覺得問診時講不到重點,讓我開始擔心就醫效果。醫師除了開藥之外,另外建議安排與心理師晤談,並說心理師會電話與我約時間。
10月3日心理師打電話約定6日早上9點晤談。可是那麼不巧,6日當天強烈颱風來襲,狂風大作,所以我在早上八點初就打電話到醫院請假。大約10點時,心理師又親自打電話來,說要重新約時間,問我何時有空,我說因為要上班,所以能不能約晚上或是週六,心理師說:「你們當老師的人不是時間最多了嗎?隨便找一天請個半天假就好了呀!」我說:「我們不是請假了就沒事,還要調課及補課,可是因為我的課很多,所以比較困難。」心理師又說:「怎麼會呢?你們國中老師最輕鬆了...................。」我沒等他說完,就插話:「謝謝你!我不去晤談了,請幫我取消。」然後掛斷電話。
姑且不談他說的對不對,至少這些話從一位心理師的嘴巴說出來,我就可以很肯定他不是一位具有專業素養的心理師,那我又何必浪費時間去與他晤談呢?也許晤談過程中,他還會不屑我的話,甚至認為我無病呻吟ㄌㄟ。晤談不就是為自己解套,就算不行,至少是尋求宣洩的出口,如果去晤談,還要遭數落,甚至嘲笑啦、批判啦,那我寧願不要去。
我雖未學過什麼高深心理學,但是以我們輔導學生的經驗,甚至只是常理判斷,你在與一個求救的人對談時,一定要能具有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來幫他釐清一些困惑,最少最少也要語氣和緩,也不能再用言語傷害他或刺激他。但是這位心理師似乎完全沒有這種認知,所以我相信他幫不了我,甚至只會讓我情緒更不好。
我想那位心理師太高估自己的行情了,如果我會白天請假看診,那我就會去榮總看更有經驗的醫師,也不需要到這種小醫院來了,會到這裡,只是因為方便,沒想到還真碰上「兩光」的心理師,唉!這種心態的人來當心理師,也未免太浪費健保資源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