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7 11:01:06| 人氣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現代書法”論文選》/書法的疆界/馬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嘯 書法的疆界

* 就藝術史考慮,觀念與藝術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係。比如書法,觀念的改變會促使新書風的產生,同時,新書風形成後便會更好地傳達一種新的觀念。而一旦有了新的觀念,我們眼前的世界便會變得迥然不同。……比如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如石琮),古老得無以復加,但整體造型非常現代,它的線條挺拔而簡練,許多現代設計大師的精心之作也不過如此。所以,我們完全不必害怕自己的“本質主義”立場,我們應該害怕的是自己的眼光或構造能力不足。我們並不否認現代藝術首先產生於觀念的說法(事實上所有的自覺藝術都首先產生於觀念)。也正是站在這種立場上,我們說,即使常規的書法也可以生長出現代性來,比如剛才提到的甲骨文書法,由於其文字之間無意識的排列組合——不計多寡地三三兩兩分佈,而不是遵循後來常見的順序排列法則,這種情形極易讓我們產生一種現代感——如跳躍、斷裂、錯位,還有殘缺。當然它不是現代思維的產物,之所以我們看這種東西很現代,首先因為是作為欣賞者的我們觀念中有個指向。沒有了這種指向,也就沒有了藝術。
(好!)

* 要使書法中產生出現代性來,必得修正我們的遊戲規則(而不是另換一個)。……當下,中國書法就需要來一次創造性轉化,否則我們永遠無法“現代”起來。……而要注入新東西就得要修正規則,起碼我們應將原先的那個傳統視作一個開放的體系,只有有了這種地開放,外面的東西才能進來,裏面的東西才會被“啟動”、才會有“反應”。那種對書法的現代性放棄希望的人,首先是將書法視作為一個死規則,並不允許它進行修正,所以他們會理直氣壯地在“書法”的地界以外搞所謂的“現代書法”。結果怎樣呢?沒有了筆墨、沒有了結構,論形式趕不上設計家,論觀念比不過前衛美術家,製作出的東西書法圈內的人不喜歡、圈子以外的人同樣也不喜歡。
(批評得好!)

* 上海美術館學術部主任李旭曾對那個自己策劃的“2002上海雙年展”無奈地說:“當代都市藝術在表面樣式和內在精神上也正在面對著邏輯上的悖論:首先,帶有強烈觀念性的都市新藝術作品與日常生活本身之間的疆界正在湮滅和消失,大量粗製濫造的裝置、行為和錄影作品正在敗壞著當代藝術的名聲,從而導致近十年對‘皇帝新衣’式藝術現象的追討之聲不絕於耳。這種現象說明,藝術疆界問題所帶來的危機,不僅是中國的話題,更是一個具有國際性的話題。其次,大量表現都市的作品在語言和手法上完全滯後於都市本身的發展,作品內在精神深度的普遍欠缺使所謂的‘前衛’變成了‘後衛’,或者完全成了庸俗時尚的幫閒,僅僅為晚報的讀者們提供了一些奇聞怪事的談資。我們身邊的日常生活常常以其炫目的活力令人為之興奮,而展廳裏的藝術作品卻常常令人感受到創作者的麻木、蒼白和無聊。其結果就是當代藝術的魅力要遠遠遜色於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與幾十年前毛澤東對現實主義的經典評價相反,當代大部分試圖與現實發生接觸的都市藝術作品明顯是‘源於生活,低於生活’的。”
(太棒了!如果這話是我說的肯定被人說成傲慢無禮,但由權威性的上海雙年展策展人來說份量就十足,哈哈,能和我“志同道合”的人還是挺多的。)

作者簡介:1962年出生於浙江省湖州市,1984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哲學系。現為甘肅日報主任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甘肅省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中韓書藝家協會評審委員。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國際各類展覽,書法論文先後十餘次入選國際國內學術討論會,並在全國等各大專業藝術類報刊或文集發表書法、美術、攝影等藝術評論逾百萬字。曾先後榮獲首屆中國書法理論“書譜獎”,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書學討論會論文獎(三等獎、二等獎)、甘肅省委省政府第四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主要事蹟被收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世界知識份子名人錄》(第11版)及《有成就的人》(第16版)等多部大型傳記辭書。主要著作:《于右任書法藝術解析》,《沙孟海書法藝術解析》,《中國書法理論批評史》,《書法門診室2》(與人合作),《國畫門診室2》,《民間書法》,《直面書法》等。

台長: 玉堂
人氣(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