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審美感受
——讀高行健的《週末四重奏》
文學的四大樣式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乃至於舞蹈、音樂、繪畫,這些文學藝術的樣式是否一成不變?換句話說,可否打破傳統,跳出框架尋求新的形式?高行健的創作無疑就在尋找這樣的可能,他的《週末四重奏》正是這一嘗試的正果。
〞我企圖把小說的敘述方法引入到劇作中,把劇本寫得不僅可供演出,也如同小說一樣便於閱讀。〞【1】作者創作的初宗就是要打破小說與戲劇的界線,讓看劇本的人像看小說一樣有身臨其境之感,下面就讓我們來體驗一下這種全新的閱讀環境。
在故事開始前作者交代了時間、地點和人物︰
初夏,櫻桃時節。
週末,鄉間農莊,一棟老房子。
安,一個慵倦的女人。
老貝,一位已到暮年的畫家。
西西,一個風騷姑娘。
達,一個不知還有甚麼可寫的中年作家。【2】
不多不少用了60個字來交代,寫得簡潔明了但提供給讀者的信息量卻是充足的,可以讓人聯想的內容更是豐富。初夏是百花盛開的時節,作者不寫花卻要寫櫻桃;週末是令人憧憬的,鄉間農莊則是悠閑生活的代名詞,一棟老房子那就表示這裡面有歷史的沈重感;這樣的季節、時間、地點怎麼不讓人浮想聯篇?倦慵的女人?這樣的神態總是和肥胖、遲鈍聯繫在一起。暮年的畫家?這樣的年齡和職業代表著成就。風騷姑娘?這樣的女孩一定很漂亮因此才會不安份。不知還有甚麼可寫的中年作家?那就是個自以為視的人當然前提是肚子裡有墨水。這四個人物,截然不同的四種身分,就像四個符號,它們的單位組合可以有N個,令人忍不住想去排列它們看看組合的效果如何,它們讓你覺得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總之作者為故事所設訂的虛擬環境和人物都帶點理想主義色彩把你帶到超經驗的世界裡面去遊歷一番,讀者也該放鬆心情,就像去聽一場音樂會。
《四重奏之一》
老貝
那天下午,你同她在花園裡,陽光挺好,陽光和曛,她說。她喜歡咬文嚼字,你要是說陽光挺好,她跟著就會補一句,陽光和曛,糾正你已經成了她的一種嗜好。……
安、老貝
陽光和曛。
而且沒有戰爭!
作者自己說過這是他寫的一個劇本,不過有點與眾不同,因此我們對這個本子進行分析的前提就應該是它首先是劇本,其次才是小說。為了追求文本的視覺效果,人物的對話不再是你一言我一句的〞黑白斑馬紋〞而是以段落分開,顯然這一種分隔是借用了音樂語言的形式。整部作品分成四個〞樂章〞,每一樂章又分為若干小節,標題為〞老貝〞則表示這一段是他一人的〞獨奏〞,標題為〞安、老貝〞則表示這是兩人的〞合奏〞,標題為〞安、達、西西、老貝〞那就是〞四重奏〞了。之所以打引號是說明它始終不同於音樂欣賞,兩個人的說話不能是共時的,安和老貝不可以同時說〞陽光和曛〞或〞而且沒有戰爭!〞這所謂的〞合奏〞是歷時的,安說完然後才是老貝說。那不就是新瓶裝舊酒,和以前的有甚麼兩樣?當然有。除了視覺上的不同外它還會給你一種看小說的感覺,每一節的題目雖然只是提示你誰在說話其本身沒有意義但當節與節串起來看的時候,你會發覺文本變得潔淨了,每一節從意義上講又是自然成段的,有利於讀者抓住這段對話的中心。又由於題目即說話人使讀者在閱讀前自行建立起兩人的關係,令對話看來更集中反而比傳統的劇本更容易揭示主題。作者把人物的對話自然回歸到情景的做法既保留了劇本的舞台效果又延續了小說的閱讀習慣。
故事的內容很簡單,老貝和安在莊園的老房子裡招待遠道而來的達和西西,這四個無所事事的人在週末聚到了一起,大家都帶著自己的煩惱想著自己的心事,他們不停地交換〞組合〞向對方傾訴,於是就引出了那些關於人的沒完沒了的問題。從劇本的角度講它的劇情再簡單不過,那它靠甚麼來吸引觀眾呢?情緒,而情緒的變化就是這部〞樂章〞的節奏,引起變化的則是這四個人的關係。假設我們把故事開始前的關係稱為舊關係,那就有老貝和安(一對老情人)、老貝和達(一對老朋友)、達和西西(一對戀人),故事開始後新朋友相互認識於是產生了新關係,即老貝和西西、達和安、安和西西。第一〞樂章〞從老貝談論天氣開始,一個悠閑的午後,節奏舒緩。接著老貝請西西做人體模特,達和安談論寫作,安和西西談論結婚於是人物關係由三對演變成六對,四種〞器樂〞都找到了和自己合奏的新對象於是出現〞雙主題變奏曲〞,第一主題老貝和西西,第二主題安和達,人物情緒開始不安,關係緩昧,節奏加快。
《四重奏之二》
安、西西
……你來玩的,要是專來工作,他還給報酬。
我可不是為這個!我喜歡看他怎樣畫,看到自己怎麼在畫布上變成另一個模樣,一個是自己可又還不認識的女人——
當心,別讓他太興奮。
這我知道――
不,你不知道,他血壓高。
對不起,我到林子裡去走走。
沒有集中的矛盾衝突,就沒有戲劇。在第二〞樂章〞裡,由於新關係的產生人物間的矛盾也就跟著出現,這首先表現在安和西西的身上。安不愿西西做老貝的模特,不滿她用色相挑引自己的男人。但是西西卻毫不理會於是兩人的對話表面看來還很平靜實際已暴露出彼此的不和、關係的緊張。作者對於人物關係的處理最微妙的是表現在安和老貝這對同居多年的老相好身上,他們向對方坦言自己的新朋友一個是〞有點粗俗〞,一個是〞有點自負〞,大家似乎都能夠互相包容,並表態說〞只要你有興緻〞,〞你只要不嫌煩就行〞但這些話又都是言不由衷地,可見這是對貌合神離的〞老夫妻〞。這四人的關係錯綜複雜,如果用圖表的話也許能看得更清楚些︰
老貝(衰老,金錢,成就) 西西(青春,美貌,粗俗)
安(成熟,女人味,有修養) 達(輕浮,事業,才華)
隨著人物關係的變化人物的情緒也在不斷地變化,從前面的這場對話中我們看到了安的不高興和西西生氣的樣子。當安和老貝在談論著彼此的新對象時大家都在生悶氣,而兩個女人談論起男人時彼此的認同又引來哈哈大笑。總之,大家看這齣戲的時候不必在意劇情事件的邏輯和時間的順序,它的演繹是通過人物情緒的變化而展開的。
有人說看完一場戲就像做了一場夢。在這部戲裡現實與想像,回憶與夢境,思考與陳述,不斷轉換,在虛實之間演繹出了人心的真實變化。
《四重奏之三》
達
由於輕浮
由於苦惱
由於你不知道要做些甚麼
不知道是不是
為尋求刺激
或是
想證明你輕浮
別人比你更輕浮
或只是
看看會發生甚麼?
第三〞樂章〞幾乎全部是〞獨奏〞,通過這些獨白作者把人物的內心世界直接呈現在讀者眼前。安的空虛,西西的憂傷,達的迷茫,老貝對死亡的恐懼在這一章裡都得到了充分的強調,四種〞器樂〞交替演奏出作品的主旋律――煩惱,人的煩惱無窮無盡。其中達的獨白是四人中最多的一個,〞一個不知還有甚麼可寫的中年作家〞,不就是江郎才盡嗎?〞無法前去/又不能倒退/向左/向右/都落進陷阱〞可見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處境是左右為難找不到出路,於是自甘墮落用肉體的快感來麻痺精神的痛苦〞一場玩笑/性的遊戲〞。不僅如此,達還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注定永遠是個異鄉人〞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他沒有理想,他的靈魂就像〞一片樹葉,隨風飄蕩〞。一個和出版商有約的作家帶著女朋友去農莊度週末,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生活得很不錯的人他的內心世界卻是那麼不平衡。從達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虛無和反叛,作品中的現代意識通過人物的獨白得到了充分展現的空間。如果從節奏上講,這一章是要挖掘人物的內心,調子幽沉,是慢板。
作家既然要把劇本寫得像小說那麼它僅僅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是不夠的,小說需要有具體充分的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的性格而戲劇受舞台時空的限制以人物對話為主,一般不注重環境的詳細描寫,那麼作為劇本有沒有可能克服這一矛盾?
《四重奏之四》
老貝
竟然是一片雪景,白得耀眼,並不覺寒冷,只令他暈旋。四下十分寂靜,他想弄清這究竟是不是夢?遠處,蒼綠的樹林,灰褐的樹幹,積雪皚皚,而且那麼沉實,枝頭都壓斷了。……
初夏怎麼會下雪呢?對,這不是實景,而是夢景,是人物內心想像出來的景象。高行健不僅是個作家也是個畫家,法國藝術評論家孔特(Béatrice Comte),認為他的畫〞出自一種瞬間急越的衝動,卻精心構成內心的視像,黝黑而神祕,令人進入靈魂深處。〞【3】在這裡作家把他繪畫的靈感運用到了寫作上,用語言畫出了人物的〞內心視像〞、心理空間,藉此具體、真實地揭示出人物活動和矛盾衝突的現實依據。安對達說老貝就要死了,接著就出現了上述的段落,〞白得耀眼〞的光,身體失去知覺,〞不覺寒冷〞這都是死亡的象徵。老貝妄想〞不朽〞,他不愿承認自己的衰老於是他才想方設法討好西西,接近西西因為西西擁有的青春和活力正是自己所失去的。
在第四〞樂章〞的末尾是一首〞圓舞曲〞,達、西西、老貝、安四個人興高采烈地圍在一起跳舞,大家一起唱著歌︰〞塔科斯基的父親/叫塔科夫斯基/他每天早晨吃早飯/是公雞都不下蛋……〞。〞樂曲〞在生氣勃勃的齊奏中結尾,〞劇本〞在高潮中拉下帷幕,〞小說〞在荒誕中結束。
在讀《週末四重奏》的時候我忍不住要把它和其最早的本子《絕對信號》做個比較,陳思和認為前者的意義就在於它為八十年代初期的文壇提供了一種新穎的審美感受,那麼我認為後者則是高行健沿著這一個方向不斷努力突破的最新成果。
注釋︰
【1】 引自《週末四重奏》,高行健,香港新世紀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第1頁。
【2】 有關作品的引文均來自《週末四重奏》,高行健,香港新世紀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3】 引自《另一種美學》,高行健,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1月初版,封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