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17 20:50:41| 人氣1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過去五十年中國發展兩個階段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時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變成第三世界國家。過去50年的歷史表明,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大部分不成功,迄今無法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況。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政治及經濟不上軌道,貪污盛行,政府無法擺脫外國勢力的干預,表面上政治獨立,實質上卻是國際經濟秩序下的殖民地。

 要找模範的例子,莫如拉丁美洲諸國,這等國家一些於19世紀初葉已經獨立,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但經濟上一直深受美國及西歐國家所影響。雖然有民主選舉,總統及國會議員均由人民選出,但政府不上軌道,軍人干政及宮廷政變等事件,層出不窮。

拉丁美洲財產外流
 國家,財富集中於少數家族手上,這些人對於存錢於本國,並不放心,一方面通貨膨脹凌厲,貨幣可以大貶值,另一方面他們亦害怕政局不穩,財產得不到保障,於是將財產調往海外,存放於瑞士、紐約、倫敦等地的銀行;結果是,國家缺少發展的資金,需由外資引入,或向國際借貸,如此這般,經濟焉能發展起來?

 當然站在發達國的立場,此一安排非常妥當,因為它們資金不乏,將資金投入此等第三世界國家,一方面有收益,另一方面又可間接控制其經濟,一舉多得;當然無意更改此一經濟秩序。

 尤有甚者,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客在刮飽民脂民膏後,往發達國做富翁,將大筆財產外移;這些政客統治國家,究竟是為國為民,還是本質如中國舊時的軍閥,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益發暴露出此等國家無法發展的原因。

國防實力 維護主權
 中國自1949年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78年的起初三十年,雖然經歷過大躍進及文革等破壞事件,對國家及人民造成極大的創傷,但在國際舞台上,確立中國的政治獨立、主權完整及發展足以自衛的國防能力,為其後的改革開放及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功不可沒。

 援朝抗美一役,無疑中國付出慘痛的代價,但能夠將美軍由鴨綠江趕回38度後之下,而且力守兩年,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第一次得到世界確認,東亞病夫之名得以洗刷。蓋二次大戰之時,名義上中國是戰勝國之一,但任誰都知道,日本是敗於美國之手,該場戰爭雖然並非如美國所言,全然是美軍的功勞,中國的軍隊孱弱,卻是事實。

 其後中國銳意發展核武器,以確保國防,因為擁有核武後,別國便不敢輕易入侵,道理是極為淺顯的。到1964年核爆成功,標誌覑中國的國防能力大增,擁有足夠的自衛能力。到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國防實力進一步增強。自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舉世震驚;論者從未分析過的是,若無前30年的建設,有沒有這25年的經濟發展成就?

移民制度 另有深意
 中國於1978年後放膽引入外資,乃是基於中國是一個主權獨立,擁有足夠國防能力,不易受外國政府操控的國家;換言之,中國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第三世界國家後,予取予攜,這是一個現實的狀況,雙方都十分清楚,港人對此亦宜了解。

 此外,中國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另一個重要分別是,儘管中國貪官污吏通街走,但幹部無論是在職或是退休後,都無法隨便移民外國,因此不會出現貪官將民脂民膏調往外國的糟糕狀況。亦不會出現領導人調走大批資產,往海外做富翁的情形。

 當然,實際上國有資產流失嚴重,貪官有種種方法將財產移走,但無論如何,幹部不能隨便移民,卻是一種保障,因為任誰也不能擔保,有朝一日政府不會抽查,秋後算帳,對於貪贓枉法,始終有警惕作用。

 據筆者所知,中國是全球極少數實行此一制度的國家,中外的論者鮮有人論及;提議那些經濟政治或社會學、學者,研究一下此一制度對於經濟發展及社會和政治局勢的影響。

浸會大學地理系高級講師周全浩

台長: 團長
人氣(1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