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3 20:58:35| 人氣6,172|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金剛般若波羅蜜 / 白話釋義 §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剛經白話文 資料來源:http://blog.youthwant.com.tw/ninyspapa/lenity/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釋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白話:
如同我所聽到的,這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和一大群的比丘眾人,共一千兩百五十人。
過了一會兒,到了世尊吃飯的時間了,世尊穿起衣服,拿著缽,進入了舍衛大城去乞食,在城裡面逐一的乞討,乞討完之後,回到原本的地方。
吃完飯之後,把衣服和缽收起來,洗好腳,把坐墊鋪一鋪,坐在坐墊上面。


**************************************************************

經文: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白話:
這時長老須菩提,在一大群人當中,從他的座位站了起來,露出了右肩,右膝著地,
合起手掌,很恭敬的跟佛說:稀有的世尊,如來善於教導每一位菩薩,善於叮囑每一位菩薩,
世尊,善男子和善女人,發了慈悲心之後,應該要怎麼做?應該要如何降伏這個慈悲心?


(譯者心得):
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發了慈悲心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還要降伏慈悲心呢??
因為,執著在慈悲心裏也是一種苦難!


例如,我們知道了一場災難,有很多人都變成了難民!
我們發了慈悲心,我們很想要那些難民能脫離苦難!
但是很抱歉,要不到,當然,也會痛苦!

例如,我們看到了一個乞丐,我們發了慈悲心,覺得她很可憐!
我們給她十塊錢,希望她可以過的好一點!
但是,如果我們執著在慈悲心裏,一天到晚在擔心這個乞丐!
這個擔心,就會變成我們的煩惱!

所以須菩提會問佛,應該要怎麼去降伏慈悲心?

降伏,是將其變的更好的意思,不是將其消滅或綑綁的意思!


有沒有發現到,須菩提問的是善男子和善女人應該要怎麼做?
我們正在看經文的人,就是善男子和善女人!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慈悲心!
而須菩提正在幫我們請教佛,我們應該要怎麼做?
應該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做?

**************************************************************

經文: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白話:
佛說:善啊!善啊!須菩提,就像你所說的,如來善於教導每一位菩薩,善於叮囑每一位菩薩,你現在仔細的聽,

我來告訴你,善男子和善女人發了慈悲心之後,應該要這樣做!應該要這樣降伏慈悲心!
須菩提說:是的,世尊,很願意很高興的想要聽你說。

**************************************************************

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白話:
佛告訴須菩提:各位菩薩及摩訶薩,應該要這樣子的來降伏慈悲心。
所有一切的眾生,我都要令他進入極樂世界,從此不再輪迴。
就像這樣的滅渡了無數的眾生,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得到滅渡。
為什麼呢??須菩提,如果一個菩薩有分別心,他就不是菩薩。


(譯者心得):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這一段話,我們不要去鑽牛角尖,反正是眾生就對了!有生命,就有靈魂,所有的靈魂都叫做眾生!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這四句話,就是金剛經的精髓,這就是一個正確的慈悲心!
金剛經接下來的很多說法,都是在解釋這一個慈悲心而已!
因為,要滅渡一切的眾生!
所以,一切的眾生都是平等的!
因為,一切的眾生都是平等的,包刮自己也是眾生!
所以,對眾生沒有分別心,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佛竟然用了四句話就讓我們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慈悲,並且以一句"實無眾生得滅渡者",降伏了慈悲心裏的執著!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分別心的意思!
一個慈悲的菩薩是沒有分別心的,不會因為這個人我不認識,我就不渡他!
不會因為他是低等動物,我就不渡他,不會因為他快要死了,我就不渡他!


如果渡眾生是有福德的,那麼我們的心裡是不能想要那個福德的!
因為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被我們渡化!

做善事,只是因為我們想要去做而已!
我們並不是想要什麼福德!
如果我們因為想要福德而刻意的去做善事,那就沒有福德啦!
因為那不是真正的慈悲,那是有需求的慈悲!


真正的慈悲,只是想要付出而已,並不需要獲得什麼!
就如同,妳疼愛妳的貓咪,但是你從來也沒有想過,妳疼愛她之後會得到些什麼!
只是很簡單的,妳想要疼愛她而已!
就如同,你扶一個老太婆過馬路,那只是你想要去做的而已,你並不需要得到些什麼!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感覺,我想,大家應該認同吧!

以上教的,就是發了慈悲心之後,應該要有的心態!
接下來要教的,就是發了慈悲心之後,應該要怎麼做!

**************************************************************

經文: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白話:
還有,須菩提,菩薩在佈施的時候,是沒有固定的做法的,
不會固定在色,聲,香,味,觸,法,裡的某一項。


(譯者心得):
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身上的每一個感受!

也就是說,我們有什麼,就佈施什麼,遇到別人需要什麼,就給什麼!
別人需要安慰,我們就給他安慰,別人需要推車,我們就幫他推車!
小狗狗餓了,我們就給她東西吃!


一個正確的佈施,就是對眾生都沒有分別心的去給予!很簡單的付出,完全的不求回報!

金剛經,就是在教我們如何去發一個正確的慈悲心!
如何把這個慈悲心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而已!
不是什麼很高深的佛法,也不是那種讓一般人體會不到的境界!

**************************************************************

經文: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白話:
須菩提,菩薩應該這樣子的來佈施,不執著在相裡。
怎麼說呢?如果菩薩的佈施不執著在相裡,
那麼福德是腦袋無法想像的。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東方虛空,你可以想像嗎?
須菩提說:無法想像阿,世尊!!
須菩提,西南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以想像嗎?
須菩提說:無法想像阿,世尊!!

須菩提,菩薩的佈施沒有執著在相裡,福德也是腦袋無法想像的!
須菩提,菩薩就應該像所教的這樣來做。


(譯者心得):
這段話的問答,就是在說明,虛空這種現象,是腦袋無法想像的!!
如果菩薩的佈施不執著在相裡,那麼福德也是腦袋所無法想像的!!


相由心生,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相!!
例如:有一個作惡多端的人,因為我們的心裡很討厭他!!
所以,我們眼裡所看到的他,就是壞人!!


在菩薩的慈悲心裏,是不會執著在相裡的,
因為所有的眾生皆必須成佛!!
壞人也是眾生之ㄧ,
菩薩的佈施,不會因為他做過壞事,就不佈施給他!!
因為,在菩薩的慈悲裏,是沒有分別心的!!
所以說,菩薩的佈施應不住於相!!


耶穌說:當別人打你左臉的時候,你把右臉也給他打!!
但是,在我們的心裡,打你左臉的,就是你的敵人,
你會想報復,你會想打回來!!
你如何能像耶穌一樣的,被打了,還是沒有分別心,
還是一樣的對敵人慈悲??


耶穌也看過金剛經嗎??
其實,相同的慈悲心,就會產生相類似的說法!!
只是使用的言語和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用"身相"來看見如來嗎?
須菩提說:不能啊!不能夠用身相來看見如來啊!

怎麼說呢?如來所說的"身相",就不是"身相"!
佛告訴須菩提,凡是所有的相,都是虛假的!
如果看見所有的相都不是相的時候,就看見如來了。


(譯者心得):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剛才佛跟須菩提講說,不住於相!
現在就是用另外一個例子,來解釋不住於相的狀況!
意思就是說,我們看到了如來佛的雕像,並不是看到了如來佛!


這段話的意思,同時也是在說明!
所有的眾生我們都希望令他進入無餘涅盤!
也就是說,在慈悲心裏,每一個眾生都是佛!
所以,我們眼睛裡說所看到的眾生相,其實都是虛假的!
實際上,每一個眾生都會成佛,只是還沒成佛而已!
就如同一個小孩還沒長成大人,我們不能說小孩子就不是人!

就如同,我們眼裡的壞人!
壞人也是眾生之ㄧ,如果我們沒有分別心,對壞人仍然有慈悲心!
我們同樣的希望這個人可以離苦得樂,那我們就不會看到壞人!
那時候,我們就看到佛了!
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白話:
須菩提很坦白的跟佛說:世尊,如果還有眾生,聽到了你所說的這些話,他會相信嗎?
佛告訴須菩提:不要這樣說,如來消失後。再過500年!有持戒修福的人,在這些話裡面,能夠生出信心,以這些話作為真實的!
聽到了這些章句,而到達一個念頭產生清靜的人!
應當知道,那個是人,已經不是少數的佛所種的善根!
已經是無量千千萬萬的佛所種的各種善根!
須菩提,如來洞悉知到,洞悉見到,是每一種眾生,得到如此無量的福德!


(譯者心得):
從這一段話裡,我們感受到須菩提的慈悲!
他擔心,其他國家的人或後世的人,聽不懂金剛經!
因為每一個國家的語言不一樣,每一個年代的語言也會有差異!
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但是,很明顯的,須菩提執著在金剛經的法相裡!
他的心裡一定認為,佛現在所說的真理,可能只有他們這一群有福氣的人能徹底了解!
這部經典流傳下來,下一代的人能懂嗎??其他國家的人能懂嗎?


佛也給他做了一個很徹底的比喻:
如來消失後,再過五百年!
如來怎麼可能會消失?
如來一直都和每一個佛教徒的慈悲相對應著,怎麼可能會消失?
就如同跟一個基督徒說:主消失了!他一定會滿頭霧水!


如來,其實就是我們的慈悲心,沒有去,也沒有來,所以叫"如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當時的情況下,說出來的這句話是什麼感覺!
如來消失了,也就是所有人的慈悲都消失了!
這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個世界只剩下搶奪和殺戮,何其的恐怖和悲慘!
然後,眾生在這種痛苦的世界裡,輪迴了500年!

如果在那個時候,有一個持戒修福的人,
他聽到了金剛經,他還會不相信嗎?

一個遭遇過極大苦難的人,其實,不需要別人點化,
他自己就會覺悟,自己會變成菩薩!
如來也知道,他們會得到無量的福德!

**************************************************************

經文: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白話:
為什麼呢?這些眾生,不會再有分別心,也不會執著在法相裡!
為什麼呢?這些眾生,如果用心來取相,就是著了心相!
如果用法來取相,就是著了法相!
所以,不應該取法,不應該取非法!
就是這個意義,所以如來常說:你們大家啊,知道我在說法,就好比一個在划船的人一樣!
划到哪裡就是哪裡,划過的地方不留痕跡。
正確的法都應該將他捨棄,更何況是不正確的法。


(譯者心得):
在慈悲心裏,本來就是"實無眾生得滅渡者"!
說法,本來就是一個慈悲心而已,遇到什麼問題,就說什麼法!
遇到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狀況,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法!
如果執著在法相裡,那就會像須菩提一樣,產生疑問!

所以說,一個菩薩在說法,只是源自於他的慈悲而已,不應該執著在法相裡!
所有的經文,都是從慈悲心裏產生的!
然而在慈悲心裏,其實是什麼"法"都沒有的!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來得到慈悲嗎? 如來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說:如同我所了解佛所說的意思,沒有固定的方法,
只是慈悲! 如來也沒有固定的法可說!

為什麼呢? 如來所說的法,全都不可取,不可說,不正確的方法,不是不正確的方法!
所以說呢,一切的聖賢,都是以"無"作為方法,而有所差別!


(譯者心得):
為什麼說,非法,非非法呢?
例如:
大家都知道,不該說謊,尤其是出家人不打誑語!
但是,如果不說謊,會害得一個人去自殺,
難道還堅持不說謊或保持沉默嗎?
重要的是慈悲心,而不是該不該說謊吧!


又為什麼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
這個意思就是說,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人,和方法無關!
心裡有義理,不必方法,就會產生一個講義氣的人!
心裡有慈悲,不必方法,就會產生一個慈悲的人!


如果說有方法可循的話,那麼大家不管是用什麼心,都使用同一個方法,就會變成一樣的嗎?
絕對不是這樣的,同樣的方法,用不一樣的心去做,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法"是可以模仿,可以背誦的,但,只有"心"才是最真實的!
所以說呢,一切的聖賢,都是以"無"作為方法,而有所差別!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有一個人,把滿滿三千個大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
那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阿,世尊!
為什麼??是福德,就不是福德的本性,所以如來會說有很多的福德!

如果有人,了解了金剛經,並且用那四句話,講給別人聽,他的福德勝過布施的福德!
為什麼??須菩提,一切所有的佛,還有所有的慈悲心法,
都是從金剛經裡衍生出來的!
須菩提,所謂的佛法阿,就不是佛法!


(譯者心得):

什麼是福德?
什麼是福德性?

身體健康,很開心,是福德!
兒女孝順,很開心,是福德!
財源滾滾,很開心,是福德!
等等,很多啦!
這些讓我們很開心的條件,我們把它稱作福德!
福德性,就是"很開心"!
所以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如果我們有滿滿三千個大世界的財寶,然後把它拿來佈施!
那開不開心啊?
這是廢話,當然很開心嘍!
所以如來會說,佈施了之後會有很多的福德!


所有一切的佛法,都是從這一個慈悲心裏生出來的!
其實,只要有慈悲心,不管做什麼事都是佛法!


因為如來說:佈施了之後就會有很多的福德!
所以大家在布施的時候會很開心阿!
搞不好,搶著去佈施啊!
所以說,非法,非非法,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只是出自於慈悲,只是為了要引導出眾生的慈悲!
面對什麼樣的眾生,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法,如此而已!


但只要是言語,就是一種道理,我們了解了道理,才能帶給內心解脫和喜樂!
但真正真實的得道,並不是了解了一個道理,而是得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喜悅!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須陀洹"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須陀洹的結果嗎?
須菩提說:沒有啊! 世尊!
為什麼呢? 須陀洹的意思是入流,而沒有進入,沒有進入身上的感官裡,是名字叫"須陀洹"!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斯陀含"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斯陀含的結果嗎?
須菩提說:沒有啊! 世尊!
為什麼呢? 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而實際上沒有往來,是名字叫"斯陀含"!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阿那含"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阿那含的結果嗎?
須菩提說:沒有啊! 世尊!!
為什麼呢? 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而實際上沒有不來,是名字叫"阿那含"!!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阿羅漢"可以這樣子唸,我得到阿羅漢道嗎?
須菩提說:沒有啊! 世尊!!
為什麼呢? 實際上沒有方法,叫做阿羅漢!


須菩提說:
世尊,如果唸了阿羅漢,我得到了阿羅漢道,就是著了相,起了分別心!
世尊,佛說我得到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個離開阿羅漢道。
世尊,我不會這樣子唸,我是離開了阿羅漢道!
世尊,我如果這樣子唸,我得到阿羅漢道,世尊就不會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因為須菩提實際上什麼都沒有做,所以須菩提被叫做"樂阿蘭那行"。


(譯者心得):
從這一段對答,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佛號,只是一個佛的名稱,一個佛號只是代表了一個意思,並不是唸了佛號就會得到佛!
須菩提很慈悲,相信大家都感覺得到!但是須菩提不會用唸佛號來成佛!
須菩提認為,想要用唸佛號來成佛的那個人,已經著了相,對眾生起了分別心!!


如果我們為了得到佛,而去唸佛號,那是自己身上的貪念,純粹是為自己好而已!
而一個真正的慈悲,並不是想得到什麼,只是想付出些什麼而已!
當我們的身上有貪念的時候,何來的慈悲??


從須菩提問說:釋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一直到現在,世尊所說的,都是在破除須菩提對佛法的執著!
世尊的感受力很強的,從須菩提一句很簡單的問句,就看出了須菩提心中的執著!
也以須菩提本身對念佛號的不執著為例,來破除須菩提對金剛經的法相!

**************************************************************

經文: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
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白話:
佛告訴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來以前在燃燈佛那裡,有得到什麼法嗎?
須菩提說:沒有啊,世尊!
如來在燃燈佛那裡,實際上沒有得到什麼法!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菩薩有沒有把佛土弄得很莊嚴阿?
須菩提說:沒有啊,世尊!
為什麼呢? 把佛土弄得很莊嚴的,就不是莊嚴,是叫做莊嚴而已!


所以說須菩提,各位菩薩及摩訶薩,應該要這樣子的來生清淨心!
不要從身體的感受來生心,應該要不理會那些感受來生心!


須菩提,比如有一個人,身體就像須彌山那麼大,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身體大不大啊?
須菩提說:好大啊,世尊!
為什麼呢? 佛說那不是身體,只是把它叫做很大的身體!


(譯者心得):
找回了自己的慈悲心之後,所有的法都是空的!
即使是如來佛,也沒有得到什麼佛法!


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身上的感受!
我們一直執著在身上的感受裡,或執著在道理之中,心就會不清淨!

如果我們不斷的執著在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或想到的,
心就會跟著起變化!!那慈悲心就不見了!

例如:有人打你,你很在意那個痛,你還會對對方慈悲嗎?
例如:有人罵你,你很在意那句傷害你的話,你還會對對方慈悲嗎?
例如:你覺得有一個人很不講道理,你就已經討厭他了,你還會對對方慈悲嗎?
所以說,一個慈悲的菩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相由心生!
所以說,把佛土弄得很莊嚴,只是看起來很莊嚴而已,那不是莊嚴!
對佛有莊嚴的心,不管佛土如何,佛都很莊嚴!


所以,世尊對須菩提做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
有一個人的身體就像須彌山那麼大,真的好大阿!
但,那只是我們的想像而已,那並不是真正的身體,只是把它叫做很大的身體而已!


佛法就是如此,佛只在乎你心裡的感受,並不在乎有沒有道理!
就如同,"三千個大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這哪有道理?
這種事根本不可能發生!
但是,你能很清楚的感受到那種喜悅!


說法,就是針對每個人內心裡的感受,讓內心喜樂和平靜,而不是執著在身外的是非對錯裡!


************************************************************

經文: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
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白話:
須菩提,如果恆河裡的砂,都變成了一條恆河,那麼所有恆河的砂,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啊! 世尊! 恆河都多到數不清了,更何況是他的砂啊!

須菩提,我現在老實的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用所有的恆河沙數乘以三千個大千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得到的福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啊! 世尊!

佛告訴須菩提,如果善男子或善女人在金剛經裡,一直到了解那四句話!
講給別人聽,那他的福德勝過佈施那麼多財寶的福德!


(譯者心得):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那四句話: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我們有了這個慈悲心,我們對眾生沒有了分別心!
這個慈悲心,消除了我們心中所有的怨恨!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了解了所有的佛法是什麼!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和佛之間的距離更親近!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消除了宗教和宗教之間的隔閡!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縮短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這個慈悲心,讓我們能夠去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


如果我們能讓別人也發了一個那麼大的慈悲心,開不開心阿?
我們還需要什麼福報嗎?
就算是沒有福報也無所謂了吧!

************************************************************

經文: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
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白話:
還有,須菩提,這部經說到這裡,一直到那四句話!
應當知道,一切世上的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供養如同佛的塔廟!
何況有人能夠完全的了解,實行和朗讀!
須菩提,應當知道那是人,成就了最上乘第一希有之法!
只要是經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要把自己像弟子一樣的去尊重祂!

******************************************************************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
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白話:
過了一會兒,須菩提對佛說:世尊,要把這部經叫做什麼名子啊?
我們應該如何去奉持祂啊?
佛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子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
你應當像這部經的名字一樣的奉持祂!


所以呢!!須菩提,佛說的般若波羅蜜,就不是般若波羅蜜,是名子叫做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來有說法嗎?
須菩提說:世尊,如來沒有說什麼!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三千個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塵,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啊! 世尊!
須菩提,所有的微塵,如來說那不是微塵,是他的名子叫做微塵!
如來說的世界,不是世界,是他的名子叫做世界!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可以用32種如來的表徵來看如來嗎?
須菩提說:不行啊! 世尊! 不可以用32種如來的表徵來看如來!
為什麼呢? 如來說三十二相,就不是相,是名字叫做三十二相。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用恆河的沙一樣多的身命來做布施,如果還有人在這部經中,一直到了解那四句話,告訴別人,他的福更多。


(譯者心得):
從這一段問答裡,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金剛經,只是這部經的名字而已,不是這部經的內容!


佛將祂取名為金剛經,就像一個爸爸在為一個小孩子取名字一樣!
希望這個小孩能雪靖康之恥,就把一個叫郭靖,一個叫楊康!
希望這個小孩知過能改,就把他叫做楊過!
但大家都知道,楊康他認賊做父,楊康只是他的名字而已!
這個名字並不等於他這個人!


佛將這部經取名為金剛經,是希望大家能重視祂,好好的奉持祂!
有很多解釋金剛經的人,從金剛經的名字開始,就解釋的天花亂墬!
就如同從楊康這個名字來解釋楊康的為人一樣!!
也就像是從如來的三十二相來看如來一樣,看到的只是外表,看不到如來的!

************************************************************

經文: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
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
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
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白話:
過了一會兒,須菩提聽了這部經,深深的了解了其中的意思和趣味,
哭的眼淚和鼻涕都流了下來,然後跟佛說:稀有的世尊,佛說了如此深的經典,
我從以前到現在所得到的慧眼,不曾聽到如此的經典!
世尊,如果有人聽到了這部經,相信且心裏很清淨,就會產生實相,
應當知道這個人成就了第一希有的功德!
世尊,是實相的,就不是相,所以如來說是他的名子叫做實相!
世尊,我今天聽到了這部經典,相信,了解,並且去做,
不會很困難!!如果在來世,以後的五百年,還有眾生聽到了這部經,
相信,了解,並且去做! 這個人就是第一希有!
為什麼??這個人沒有分別心,不著相!
所以說呢,"我相"就不是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相!
為什麼呢? 離開一切的相,就叫做一切的佛!


(譯者心得):

我們再來複習一下那四句話: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在慈悲心裏,眾生皆可成佛!
所以,在慈悲心的心相裡,眾生皆是佛!
所以須菩提會說:是實相者,即是非相!


在慈悲心裏,所有的眾生都必須成佛!
對所有的眾生都是平等的,沒有分別心的!
如果還會區分你我,區分誰比較高級或誰的壽命長,那就是著了相!
所以須菩提會說: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慈悲,只是我們內心裡的感覺,無相可言!
同樣的,佛,也是我們內心裡的感覺,也是無相可言!
如果我們的心裡產生了佛的模樣,那就不是真正的心裡有佛!
那只不過是我們去想像佛的模樣而已!
所以須菩提會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

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
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
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
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白話:
佛告訴須菩提,對啊! 對啊! 如果還有人聽到了這部經,不會感到驚訝或害怕!應當知道那是人,非常的稀有!
為什麼呢? 須菩提,如來說的"第一波羅蜜",就不是"第一波羅蜜",是名字叫做"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不是"忍辱波羅蜜"!
為什麼呢? 須菩提,如同我以前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我在那個時候,沒有分別心!
為什麼呢? 我在那個時候身體被一節一節的切開時,如果我有分別心,應該會產生瞋恨!

須菩提,又念在過去的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所以在那一世,我沒有分別心!

所以須菩提,菩薩應該離棄一切的相,發慈悲心!
不應執著在身體的感官裡產生心,應該不理會那些感覺來產生心!
如果心裡還會理會那些感覺,那就不是正確的作法!

所以佛說菩薩的心,不應該執著在眼睛裡看的到的才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了要利益一切眾生,所以應該如此的布施!


(譯者心得):
我們還是要重複那四句話: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在這個慈悲心裏,眾生皆是佛!

即使自己受了傷害,心裡根本沒有怨恨,又何須忍辱?
心裡有怨恨的時候,才需要忍辱啊!
心裡會有怨恨,那是因為我們執著在感官所帶來的痛苦,所以需要忍辱!
拋開那些感官所帶來的感覺,就只是一個不著相的慈悲心,才是真正的慈悲!


************************************************************

經文: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
則為如來以佛智慧,
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白話:
如來說一切的相,就不是相,又說一切眾生,就不是眾生!
須菩提,如來說的都是真的,如來不會說謊騙人!
須菩提,如來所得到的法,這個法沒有實也沒有虛!


須菩提,如果菩薩的心執著用說法來做佈施,就如同人進入了暗處,看不到東西!
如果菩薩的心不執著用說法來做佈施,就如同人有眼睛,光線充足,看到種種顏色!

須菩提,在未來,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夠了解和實行這部經,並且朗讀祂!
這就是如來用了佛的智慧,能夠知道的是人,能夠了解的是人!都會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


************************************************************

經文: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白話: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身體化做恆河的沙子一樣多!
一整天都在做佈施,如同這樣的,歷經過無數次輪迴的佈施!
如果還有人聽到了金剛經,信仰金剛經的心毫不動搖!他的福德勝過前者的佈施!
更何況有人書寫,了解,實行,朗讀,解說給別人聽!


須菩提,簡單的說,金剛經有不可思議,不可計算的量,無邊的功德!
如來說的是最廣大的,最上乘的!
如果有人能朗讀並了解金剛經,到處去跟人家說!如來知道這些人,都會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些人,就是承擔了如來的慈悲!


為什麼呢? 須菩提,如果喜歡用一些小方法的人,就是著了相,有分別心!看不懂金剛經,也無法說給別人聽!


須菩提,在每一個有金剛經的地方,一切世間的靈魂,都要去供養祂!
應當知道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塔,都要恭敬的作禮圍繞!用每一種香來散發在那個地方!

************************************************************

經文: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
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
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
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
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白話:
還有,須菩提,如果有人了解並且讀了金剛經,如果這個人被人瞧不起,那是因為這個人前世的罪業,本來應該墮入惡道的,因為這個人今世被人瞧不起,所以前世的罪業被消滅了,
當然他也能夠得到慈悲的智慧!


須菩提,我以前渡過了無數次的劫難,後來在燃燈佛那裡,悉心的供養著"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從來不曾怠慢犯錯!
我所供養諸佛的功德,和在以後末世的一個了解金剛經的人比起來,還不及他的千萬分之ㄧ,甚至是算數所不能比喻的!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以後的末世,所有受持讀頌金剛經所得到的功德,我已經全部都說出來了!
可能有人聽了之後,內心狂亂,懷疑或不相信!
須菩提,那是金剛經的經義不可思議,因果報應也是不可思議的!


(譯者心得):
我們發了慈悲心,所有的眾生都是一樣的必須成佛!
就算是有人瞧不起我們,我們也不會去瞧不起他們!
因為我們知道,對方只是還沒能引發出一個正確的慈悲心而已!
不管他有多麼的壞,他一樣是有能力可以成佛的!


如果我們真的被人瞧不起,那可能是我們上輩子有虧欠他什麼!
這輩子還給他,讓他舒坦一點,那麼,我們前世的罪業就被抵消了!
我們不會因為被人瞧不起,就悲哀自己或動了怒氣,而埋沒了自己的慈悲!


************************************************************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當生如是心,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
無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
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
佛得阿耨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白話:
過了一會兒,須菩提跟佛說: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了慈悲心!
應該要怎麼做,要有什麼樣的心態?


佛告訴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了慈悲心的人,要產生這樣子的心:
我應該去滅渡一切的眾生,滅渡完一切的眾生,然而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被滅渡!


為什麼呢? 須菩提,如果菩薩有分別心,就不是菩薩!
所以說呢,須菩提,發了慈悲心的人,實際上是沒有法的!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如來在燃燈佛那裡,有方法得到慈悲嗎?
須菩提說:沒有啊,世尊,如同我所了解佛所說的意思,佛在燃燈佛那裡,沒有方法得到慈悲!


佛說:對啊對啊,須菩提,如來得到慈悲,實際上是沒有方法的!
須菩提,如果有方法可以得到慈悲的話,燃燈佛就不會給我受記,
這麼說,你在來世應當要作佛,號釋迦牟尼!


怎麼說呢? 如來,就是所有的法如同這個意思!
如果有人說如來得到慈悲,須菩提,佛得到慈悲,實際上是沒有方法的!
須菩提,如來得到的慈悲,在這裡面,沒有實也沒有虛!
所以如來說:一切的法都是佛法!

************************************************************

經文: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白話:
須菩提,所謂的一切法,就不是一切法,所以把它叫做一切法!
須菩提,比方說人的身體很長很大!
須菩提說:世尊,如來說人的身體很長很大,那並不是真正的大身,是把它叫做大身!!


須菩提,一個菩薩就是如此,如果他說:我當滅度無量眾生,那就不叫做菩薩!
怎麼說呢,須菩提,實際上菩薩是沒有法的!所以佛說一切的法,沒有分別心!!


須菩提,如果菩薩說:我要把佛土弄得很莊嚴,那就不叫做菩薩!
怎麼說呢,如來說把佛土弄得很莊嚴的,那就不是莊嚴,是把它叫做莊嚴!

須菩提,如果菩薩通達"無我法"的人,如來說他的名子就真的是菩薩!


譯者心得:
"一切法"只是一個名子而已!
全部都是從慈悲心裡生出來的,所以,不應該執著在法相裡!
一切法,都只是為了要讓眾生好!
所以,一切法都是一樣的,不分高底,只有適用和不適用而已!

一個基督教的人,妳硬要他信佛教,這叫做渡眾生嗎?
你想渡他,他也想渡妳阿!!


宗教,只是慈悲心的副產品而已,執著在法相裡,就會產生對立!
看到了彼此的慈悲心,那所有的對立就消失了!


一個醫生有慈悲心,替人治病,是佛法!
一個科學家有慈悲心,改善環境,是佛法!
一個傳教士有慈悲心,勸人向善,是佛法!
一個小女孩有慈悲心,拿東西給狗狗吃,是佛法!
一個法官有慈悲心,公正嚴明,是佛法!
一個老太婆有慈悲心,幫忙掃街,是佛法!
所以說佛法無邊阿!
發了慈悲心,才能夠登向彼岸!


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當成菩薩,然後說:我要去渡眾生,那這個人就不是菩薩!

因為,把自己當成菩薩的話,自己就已經和眾生分開了,著了我相!

一個正確的慈悲心,是有很大的願力,但卻不是很執著的,必須是很隨緣的!
實無眾生得滅渡者,我已經重複這句話很多次了!


所有眾生的靈魂,都是和自己一樣的隱藏著一個相同的慈悲!
全部都必須成佛,所以,無法區分彼此!
如果我們成了佛,我們的靈魂也會融入所有眾生的慈悲心裡!
所以,在佛的眼裡,眾生是我,我是眾生!
這是佛的感覺,請各位一定要牢牢的記住!
接下來的很多說法,都只是在說明這個感覺而已!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譯者心得)
這段話很簡單,不用翻成白話也看的懂!!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
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同恆河裡所有的沙,佛說那個是沙嗎?
須菩提說:是啊,世尊,如來說那個是沙!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同恆河裡所有沙的數量,又如同那些沙的數量的恆河!
所有沙的數量的佛世界,這樣子,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很多,世尊!


佛告訴須菩提:在所有的國家裡,所有眾生的每一種心,如來全部都知道!!
怎麼說呢,如來說所有的心都不是心,是名子叫做心!
所以說呢,須菩提,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心,全部都得不到!!


(譯者心得):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所有的眾生的心,都是想得到些什麼!!
但是很可惜的,全部都不可得!
因為所得到的一切,總有一天會失去!
所以如來會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那只是名子叫做心而已,那不是真正的慈悲心!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
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
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
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
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有人把滿滿三千個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是這個人用這個人的因緣,得到的福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是啊! 世尊! 這個人用這個人的因緣,得到的福很多啊!
須菩提,如果有實際的福德,如來不會說得到福德很多!!
因為沒有福德,所以如來說得到的福德很多!!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可以用全部的色身來看佛嗎?
須菩提說:不行啊! 世尊! 不應該用色身來看如來!
為什麼呢? 如來說,所有的相全部都具備了,就不是全部具備,只是叫做"諸相具足"!


須菩提,你不要認為如來這樣說,我應當有所說法,不要這樣說!
為什麼呢? 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那就是毀謗佛,不能了解我所說的!
所以,須菩提,說法的人,沒有說什麼法,是叫做說法!


過了一會兒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在未來還有眾生聽到了這個法,會產生信心嗎?
佛說:須菩提,那不是眾生,也不能說不是眾生!
為什麼呢? 須菩提,眾生眾生啊! 如來說不是眾生,是名子叫做眾生!

************************************************************

經文: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
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白話: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佛得到了慈悲,就是沒有得到什麼啊!
佛說:對啊! 對啊!
須菩提,我也是沒有方法可以得到慈悲,所以叫做慈悲!


還有,須菩提,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所以叫做慈悲!
用沒有分別心的方式來修一切的善法,就得到慈悲!
須菩提,所謂的善法啊,如來說就不是善法,只是把它叫做善法!


須菩提,如果有人把三千個大世界中,所有像須彌山那麼大的財寶,拿來佈施! 如果有人了解金剛經,還有那四句話,朗讀並且去做,解說給別人聽! 前者的福德不及後者的千萬分之ㄧ,甚至是不能用數學的方式來比喻的!

***********************************************************

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
須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
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白話: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你們不可說如來這麼說,我應當渡眾生!
須菩提,不要這麼說!
為什麼呢? 實際上沒有眾生被如來度,如果有眾生被如來度的話,如來就有了分別心!
須菩提,如來說認為有我的人,就不是有我,而一般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一般的人,如來說不是一般的人,是名字叫做一般人!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可以用如來的32種表徵來看如來嗎?
須菩提說:是啊! 是啊! 不能用如來的32種表徵來看如來啊!
佛說:須菩提,如果可以用32種表徵來看如來的話,那麼轉輪聖王就是如來!
須菩提對佛說:世尊,如同我了解佛所說的意思,不應該用三十二相來看如來!


過了一會兒,世尊說了一段話: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

經文: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
莫作是念。
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白話:
須菩提,你如果這樣說,如來不以具足32相來得到慈悲!
須菩提,不要這樣說,如來不以具足32相來得到慈悲!
須菩提,你如果說,發了慈悲心的人,就是所有的法都沒有了,不要這樣說!
為什麼呢? 發了慈悲心的人,在說法時不會說所有的法相都是不存在的!


須菩提,如果菩薩佈施了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世界的財寶!
如果還有人,知道一切的法都沒有我,得到成就了忍,這個菩薩的功德勝前者的菩薩!

為什麼呢? 須菩提,因為所有的菩薩都不接受福德!
須菩提對佛說:為什麼說菩薩不接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不應該貪著在所做出來的福德裡,所以說不接受福德!

************************************************************

經文: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白話: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如來好像來好像去,好像坐著好像躺著,就是這個人不了解我所說的意思!
為什麼呢? 如來啊,沒有來,也沒有去,所以叫做如來!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和善女人,就像三千個世界碎為微塵那麼的多,那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好多啊! 世尊!
為什麼呢? 如果那麼多的人是真的,佛就不說有那麼多的人!
所以說啊,佛說很多人,就不是很多人,是名字叫做很多人!


須菩提說:世尊,如來說的三千個世界,就不是世界,是把它叫做世界!
為什麼呢?
如果所說的世界是真的,那就是全部都是同一個世界!
如來說,全部都一樣,就不是全部都一樣,是把它叫做全部都一樣!

須菩提,一合相啊,就是不可以說,因為平凡的人會對這件事起貪念!


須菩提,如果有人說,佛說了我看見別人,看見眾生,看見壽命!
須菩提,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人了解我說的意思嗎?


須菩提說:不是啊,世尊,這個人不了解如來所說的意思!
為什麼呢?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就不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叫做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

經文: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
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
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白話:
須菩提,發了慈悲心的人,對於一切的法,應該要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相信和見解,不生法相!
須菩提,所謂的法相啊,就不是法相,是叫做法相!


須菩提,如果有人以滿滿無量阿僧祇世界的財寶,拿來佈施!
如果有發了菩提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照這部經去做,拿那四句話的意思去說給別人聽,福德更多!

為何為別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為什麼呢?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完了這部經,長老須菩提,還有所有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聽了佛所說的這番話,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台長: 藏心
人氣(6,172) | 回應(1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藏心語。 |
此分類下一篇:塤唱
此分類上一篇:§ 金剛般若波羅蜜 §

藏心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三藐三菩提】 華譯為正等覺,或正等正覺。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條。

【無上菩提】 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佛能證得。

【無上正等覺】 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

【無上正遍知】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古譯。

【無上正遍道】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古譯。

【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無上正等菩提】 即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即是覺。

阿耨多羅=無上究竟!無上了義!無上清淨

(三藐)=三德=正等(一切平等)=三法無差,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三密,生的三業與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彼此平等
2010-04-11 23:26:12
版主回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下)

【三身三德】 三身是法身、報身、應身。三德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以上二者互相配對,則法身是法身之德,報身是般若之德,應身是解脫之德。

(三菩提)正覺!真正的智慧!正確的覺悟!正遍知!正遍覺、等正覺=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

=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智圓滿

【三身】 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佛是覺而證得了;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應身又名應化身,或變化身,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



【三身如來】 法身如來、報身如來、應身如來。諸法如如不變的真理,名法身如來;這不變的真理和行者的智慧融匯在一處,成妙功德,名報身如來;證得此真理,隨機應化,勝用無窮,名應身如來。法身如來是體,報身如來是相,應身如來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三德】 1.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是佛常住不滅的法性身無不周遍;般若德是佛的智慧無量無邊;解脫德是佛所證得的最勝妙法,能夠化度一切眾生而自在無礙。2.智德、恩德、斷德。智德是佛的智慧深廣,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號稱一切智人;恩德是佛的慈悲廣大,誓度一切眾生,無黨無偏,三界六道眾生,有緣莫不蒙度;斷德是佛將一切的煩惱斷除,清淨無為,解脫自在。

【三覺】 1.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是使自己覺悟,但要斷盡三界內的見思惑和三界外的塵沙無明惑,才能算是達到自覺的地位;覺他是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傳播給別人,使他人也覺悟;覺行圓滿謂所覺悟的程度,已經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2.本覺、始覺、究竟覺。本覺是一切眾生本來就有的自性清淨心;始覺是本覺被無明蒙蔽之後,又開始漸除無明,漸息妄心,恢復其固有的本覺;究竟覺是終極徹底的覺悟,也就是佛的覺悟。

【三菩提】 1.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華譯為正等覺,即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2.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是真性不變的菩提;實智菩提是具得真實智慧的菩提;方便菩提是善巧隨機化用自在的菩提。3.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諸佛菩提。聲聞菩提是修四聖諦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緣覺菩提是修十二因緣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諸佛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到的最高菩提。

【三智】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知一切法總相的智,總相就是空相;道種智是菩薩知一切道法差別相的智;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化道斷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種智二者,故名一切種智。
2010-04-11 23:27:05
藏心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 我相

人在在意念中有總是有個「我」的意念,既然有這個「我」,就會有私心、有分別心。因此,登地菩薩是一種「無我」的狀態。而凡夫則有我的相狀之意念,這就是「我相」。

換言之,,不存在「我」,也沒有所謂「我的」,這種意念都是眾生的無明而產生的。

當一個人能達到「無我」的境界,哪他的世界、心地就會非常的寬廣與自在。



◆ 人相

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種意念就是「人相」。
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相狀,有親疏之感,這都是「人相」。其實,人人之間不論膚色、種族、身份、年齡等差別,通通都是平等的。你若是了悟此理,這就是「無人相」。



◆ 眾生相

當有了「我相」,就會有「人相」,既有「人相」,就會有「眾生相」,「眾生相」的毛病是從我相、人相毛病擴展而來的。

人,會認為人人之間有差別,進而對於動物也會認為有差別,因此,對於動物則可能產生輕賤的態度,對於動物會認為他們是卑賤的,甚至隨意傷害他們,這就是「眾生相」所衍生的毛病。

換言之,無眾生相的人,他不會欺負動物,而視動物是平等的。乃至對於其他道的眾生,也不會輕賤他們,這就是「無眾生相」境界的展現。



◆ 壽者相

人類都有壽命的概念,把出生當開始,把死亡又當結束,其實,眾生在六道中輪迴,既沒有出生,亦沒有死亡,可是人們把此生的這段期間視為「壽命」,這就是「壽命相」的毛病。

一棵樹,也許你會說他已經活了一百年了,當你有這樣的意念,這就是「壽命相」所衍生的毛病。

生命只是存在相狀的不同,而沒有所謂生死或壽命,當你體悟此理,這就是「無壽者相」。但在世俗上為了方便,我們對於人類或動植物仍然冠予壽命的名號。這也可以說:「所謂壽命,即非壽命,是名壽命。」
2010-04-11 23:27:58
藏心
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音波野)
般若是梵語大智慧的音譯。是通達智慧的意思。


波羅蜜多
華語是“到彼岸”的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是說般若如船,能將眾生有情從生死輪迴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死的酙盤彼岸。
2010-04-11 23:28:54
藏心
三十二相 (上)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dvatrimsanmaha-purusalaksanani)是指佛應化身所應具足的殊勝容貌,按照各相的排序來看,乃從足部、手足、身軀再到頭部等,是由下往上依序來描述,所以只要掌握此要領則可次第不亂。


-----------------------------------------


1.頂成肉髻相:

 即頂上有肉隆起如髻之相。係以虔誠心禮敬三寶,供養師僧父母,修持善法,而感得之相。此相表智慧,福德圓滿之相。

2.眼睫牛王相:

 即睫毛整齊而雜亂。如牛王睫毛長而柔美。係觀眾生如父母,並以平等之心憐愍愛護眾生,而感得此妙相。此相表慧眼恆開,不生愚痴。

3.梵音深遠相:

 即佛之清淨梵音,聲音量美妙,遠近皆可聽聞。係口業清淨。說實語、愛語滿止一切惡言,斷除疑惑,心生善法。

4.常得上味相:

 即口中常有津液,味覺最上好。係愍念眾生如子女,復以修行諸善法迴向菩薩,感得之相。此相表佛之妙法能滿足眾生志願之德。

5.四十齒相:

 即佛具有四十齒,不粗不細,潔白整齊而美德。係由遠離惡口、兩舌、恚心、修習平等慈悲而感得此相。此相表口常出清淨妙香,止眾生惡口業,滅無量罪受無量法樂。

6.面圓滿相:

 即臉頰飽滿而結實如獅子頰,即臉如滿月淨金色。係見有德者,如實讚嘆,稱揚其美德同喜布施,而感得此相。此相表能滅百劫生死之罪,面見儲佛,了了分明。

7.上身師子相:

 即佛上身廣大,行住坐臥威容莊嚴,如獅子王。係廣修淨業,離兩舌,教人善法、行仁和,離我慢而感得此相。此相表威容自信高貴,慈悲圓滿之德性。

8.七處平滿相:

 即雙手、雙足、雙肩和頸部七處有豐滿軟肌肉。係由不惜捨已所心愛之物,布施予眾生而感得之相。此相表一切眾生得以減罪生善之德。
2010-04-11 23:30:13
版主回應
9.身光一丈相:

 即佛身經常放出,四方各一丈金色光芒。係發大菩提心,勤修無量願善法所感得之相。此相表能除疑惑滅業障,一切志願皆能滿足之德。

10.毛孔身相:

 即每一毛孔各生一根青色毛。能生微妙香氣。係尊重供養一切有情,親智者,隨順眾生所感之妙相。此相表能斷止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得解脫自在之德。

11.身縱廣等相:

 即佛身周匝雙手平舉時,其寬度與身高相等。係與眾生常行三昧禪定,作無畏施而感得此妙相。此相表無上法王尊貴自在,福慧圓滿之功德。

12.端如鹿王相:

 即大腿、膝骨肌肉如鹿王般纖圓、堅實。係專心聞法實修,並善解勤說正法所感得之相。此相表能消滅一切罪障,增長戒、定、慧之功德。

13.手指纖長相:

 即兩手細長、端直、優雅之相。係禮敬供養諸師長,熄滅矯慢心,和順眾生所感之相。此相表能令眾生喜樂皈依,慧命長遠之德。

14.手足縵網相:

 即手足指與指間,皆有連絡縵網。(如水禽蹼膜」係修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平等饒益有情而感得此相。此相表能離煩惱惡業,自在解脫,至無為菩提彼岸之德。

15.足跟廣平相:

 即足踵圓滿廣平之相。係以方便智、持戒、聞法、勤修善業而感得之相。此相表能饒益、渡化盡未來際一切眾生之德。 

16.足下平安相:

 即足底平直柔軟,無凹處,安密著地面之相。即佛以因位行菩薩道時,修六波羅密( 註 1 )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佛能引導眾生修習佛法,獲無量法益之功德。

-------------------------------------------------

( 註 1 ) : 【六波羅密】
華譯六度,即 檀那(布施) 、尸羅(持戒) 、羼提(忍辱) 、毗離耶(精進) 、禪那(禪定) 、般若(智慧) 。


在大乘菩薩修萬行中,六度是其中主要修行之法門,其原名為『六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華譯是『到彼岸』,因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惱之此岸,度至涅槃之彼岸,因之六波羅蜜亦名『六度』。茲分述如下:

(一) 布施度。梵語檀那,此翻布施,謂布己所有,施與眾生。布施度『慳貪』。略分三種:
(1)財布施(2)法布施(3)無畏施。
約功德而言,能行布施,即可除怨;約對治煩惱而言,則可去除貪慳之障。

(二) 持戒度。梵語尸羅,此翻為戒,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聚淨戒。持戒度『毀犯』。略分三種:
(1)攝律儀戒(2)攝善法戒(3)攝眾生戒。
約功德而言,能持戒者,當下即清涼,將來必獲解脫;約對治煩惱而言,則可去除惡業之障。

(三) 忍辱度。梵語羼提,此翻忍辱,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辱之境,謂內心能以安忍外所辱 境。 忍辱度『瞋恨』。略分三種:
(1)耐怨害忍,又云生忍(2)安受苦忍,又云法忍(3)諦察法忍,又云無生法忍。
約功德而言,以能忍故,護戒清淨,則無過失,所修善法,通能成就;約對治煩惱而言,則 可消除瞋恚之障。

(四) 精進度。梵語毘離耶,此翻為精進,精言精純,指心無惡雜,進是昇進,謂不懈怠。精進度『懈怠』。略分三種:
(1)披甲精進,又云斷精進(2)攝善精進,又云修精進(3)利樂精進,又云求化精進。
約功德而言,能行精進,自然善法日增,速得成就;約對治煩惱而言,則可去除懈怠之障。

(五) 禪定度。梵語禪那,此翻靜慮,靜指心體寂靜,慮是審察思慮,若能心止一境思維研修,則得三昧,故曰禪定。禪定度『散亂』。略分三種:
(1)世間禪,指四禪八定,屬凡夫禪
(2)出世間禪,指六妙門、十六特勝、觀練薰修等,屬大小乘禪
(3)出世間上上禪,指念佛法門(經云無上甚深微妙禪)、自性等九種禪(如那伽大定),屬佛乘禪。
約功德而言,精修禪定,始則引發靜慮,終則開悟見性;約對治煩惱而言,能去散亂之障。

(六) 智慧度。梵語般若,此翻智慧,謂通達諸法之智,及斷惑證理之慧。智慧度『愚痴』。略分三種三種:
(1)真智,又稱實智,又稱生空智(即觀一切眾生,都無實在之體性)
(2)俗智,又稱權智,又稱法空智(即觀一切法,都從因緣生)
(3)中智,又稱中道妙智,又稱一切智智(即佛能遍知『世間』和『出世間』一切事理之正智)。
約功德而言,因修般若,以觀照而證實智,則得大覺悟,究竟成佛,以實智施用權智,則能生善巧,廣度眾生;約對治煩惱而言,則能去除愚痴之障。
2010-04-11 23:31:36
藏心
三十二相 (下)


17.眉間白毛相:

 即兩眉之間,有白毫、柔軟而右旋,常放光明。係見眾生修、定、慧三學,同喜讚嘆而感此妙相。此相表心明澄淨能見百憶諸佛,光明微妙境界。 

18.目紺青色相:

 即佛眼紺青,如青蓮花,碧海青空,慈眼垂視。係生生世世以慈心慈眼歡喜心布施予眾生,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眼根清淨明潔,當來常見儲佛,常聞微妙法。

19.廣生舌相:

 即舌頭廣長柔軟絒薄。伸出時可掩蓋臉部。係出言側誠,恆修柔軟語、法語,受持戒律,常行悲心感得此相。此相表觀此相,能滅累劫重罪,值遇諸佛菩薩受記。 

20.四牙白淨相:

 即四顆門牙鮮白光潔,鋒銳堅固如金剛。係常思善法,廣修慈悲心而感得此相。此相表能以智慧,摧破貪嗔痴三毒。 

21.齒白齊密相:

 即牙齒潔白整齊而密接,沒有縫隙。 此相能表能清淨和順、眷屬同心之德。

22.肩圓滿相:

 即兩肩圓好豐滿,平整微妙。係由造像修塔,施無畏所感得之妙相。此相表能滅除疑惑,除業障等無量功德。

23.身端直相:

 即佛力最大端正而直,威儀莊嚴係身業清淨滿,遠離殺生、偷盜、矯慢、邪淫、所感得之相。此相表能令見聞之眾生止苦、得正念、修十善行。

24.兩腋隆滿相:

 即佛兩腋下骨肉圓滿不虛。係佛予眾生醫藥、飯食,又自能看病所感之妙相。此相表能圓眾生聞法學佛心願之德。
2010-04-11 23:33:50
版主回應
25.皮膚細軟相:

 即皮膚細薄柔軟、光滑,一切塵垢不染。係布施衣服、房舍、飲食與眾生。遠離惡習,親智者所感得之相。此相表佛之平等無垢,以大慈悲化益眾生之德。

26.金色身相:

 即佛身及手足金身輝如黃金色。係常樂修善、離諸瞋恚,慈眼悲心視眾生而感得之相。此相表眾生能厭捨物欲愛樂,滅罪生善之德。

27.身毛上旋相:

 即身毛右旋向上,毛色紺青、柔軟。係尊敬師長,常化眾生,修行一切善法而感得之和。此相表能令眾生,心生歡喜,皈依三寶,獲無量功德。

28.馬陰藏相:

 即男根密隱於體內如馬陰之相。係由斷除邪淫,修習正觀,慈悲攝受眾生而感得此相。此相表身體康順,慧命長壽,善說正法,廣渡信眾之德。

29.垂手過膝相:

 即站立時,兩手垂下。長手過膝。係修習諸善行,離我慢,不著名利,無相布施而感此相。此相表降伏對一切貪、嗔、痴惡魔愍摩頂眾生之德。

30.手足柔軟相:

 即雙手、雙足過柔細軟、優美。係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親手供養師僧父母所得之相。此像表佛以智慧、慈悲、柔軟之手,救護攝取親疏之德。

31.足跌高滿相:

 即足背高起圓滿之相。係佛以因為修福、勇猛精進,常行法布施所感得之相。此相表恒以大悲心,以善法饒益有情眾生無上之內德。

32.足千輻輪相:

 即足底現手輻輪寶紋。係精進修行諸善法,供養師僧、父母,並法布施而感得之相。此相表能照破愚痴。無明,並摧伏怨敵、惡魔之德。
2010-04-11 23:34:20
藏心
阿僧祇劫


在佛教的計時單位中。「剎那」是表示極短的時間,「劫」是表示極長的時間。劫又分為小劫、中劫、大劫三種。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正好是世界經過了一次的成、住、壞、空。因此,當世界歷經三次成、住、壞、空,也就是三度之阿僧祇大劫,即三大阿僧祇劫。


以下僅就小劫、中劫、大劫作一介紹:


1.小劫:根據佛經記載,從人壽十歲算起,每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加到八萬歲;然後再從八萬歲,每隔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叫做一小劫。


2.中劫:二十個小劫為一個中劫。


3.大劫:四個中劫為一個大劫。四個中劫分別是:成劫(世界形成期)、住劫(世界壯盛期)、壞劫(世界老死期)、空劫(世界壞滅期)。如此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相續循環一次為一大劫。


  A.成劫:指山河、大地、草木的器世間,以及一切有情眾生的眾生世間成立時期。根據《起世經》說、世界的形成,首先由於眾生的業緣之風颱起,引起種種的大自然變化,逐漸形成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而後有情眾生次第降生,此時期就稱為成劫。


  B.住劫:指器世間和眾生世間安穩存住的時期,此期又有減劫和增劫之分。在此劫中會有刀兵、疾疫、饑饉等三種災害產生,稱為三小災。


  C.壞劫:壞劫是水、火、風三災毀壞世界的時期。首先是眾生世間破壞,稱為趣壞;其後,器世間也隨之破壞,稱為界壞。火災劫、水災劫、風災劫合稱大三災,所謂「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壞劫之期,欲界悉皆壞盡,色界中,唯第四禪不為大三災所壞。


  D.空劫:空劫時,世界已壞滅,在欲、色二界之中,除四禪天尚存,其他則全入於長期的空虛之中,形成世界未成、萬物未生時期的狀態。


空劫之後,又開始另一期的成、住、壞、空,也就是另一個世界又開始成立、持續、破壞。如此世界從成到住、住到壞、壞到空、空到成,各需要大約三億二千萬年,宇宙就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反復生滅,每一週期大約需時十二億八千萬年。因此,三大阿僧祇劫大約是三十八億四千萬年之久。
2010-04-11 23:35:16
藏心
然燈佛


【然燈】 ,梵名 D pa kara,音譯提和竭羅、提洹竭。又作燃燈佛、普光佛、錠光佛。為於過去世為釋迦菩薩授成道記前之佛。
修行本起經卷上載,提和衛國(梵 D?pavat?)有聖王,名燈盛,王臨命終時將國付託太子錠光。太子知世之無常,復授國於其弟,而出家為沙門,後成佛果。時有梵志儒童,值遇錠光佛之遊化,買花供佛,佛為儒童授來世成道之記,此儒童即後來之釋迦牟尼佛。


金剛經提到「然燈佛」是要表達一個觀念,就是「授記」的重要。

釋尊在將成佛前,被他的老師「然燈佛」授記成佛,並給予成佛法號,名「釋迦摩尼佛」。

為什麼「授記」很重要?

當你認為你自覺修行已經到達佛的境界時,你不能自己說,我已經成佛了,那叫自以為是。當然要有你的老師(已成佛者)鑑定、認定後,說你有資格成佛了,你才成佛。這叫做「授記」。

同樣道理,例如,我們去學一門功夫,當你學了十幾年了,你認為自己的功夫已經不得了,應該可以出師了,但沒有你老師說你可以出師,就沒出師。當你師父說你有資格出師了,你是本門正式第XX傳承者,這時會幫你取個XX名稱,這就是「授記」,授記後才算出師。

所以說「授記」,也代表是一種傳承。
2010-04-11 23:36:11
藏心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因於三世中求心,了不可得。

如說心在過去,過去已過去了,過去即滅無,那裡還有心可得!

若心在現在,現在念念不住,那裡有實心可得!而且,現在不離於過去未來,過去未來都不可得,又從那裡安立現在!

倘使說心在未來,未來即未生,未生即還沒有,這怎麼有未來心可得。

於三世中求心自性不可得,唯是如幻的假名,所以說諸心非心。

也就因此,佛能圓見一切而無礙。世人有種種的妄執:有以為我們的心,前一念不是後一念,後一念不是前一念,前心後心各有實體,相續而不一,這名為三世實有論,即落於常見。

有主張現在實有而過去未來非有的,如推究起來,也不免落於斷見。

有以為我們的心是常恆不滅的,我們認識的有變異的,那不是真心,不過是心的假相,這又與外道的常我論一致。

佛說:這種人最愚癡!念念不住,息息流變的心,還取相妄執為常!

心,不很容易明白,唯有通達三世心的極無自性,才識緣起心的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有不無。
2010-04-11 23:37:07
藏心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是講般若智慧,就是佛性智慧問題。

所以要你自證佛性智慧,這東西是你本有的.不用去外面找。

若以色見我:用外在的假象一直在外找本具的佛性,是找不到的。 所以要以外相的色,當作是佛、佛性,那就錯解了。

以音聲求我:同樣換用聲音,來找尋也是找不到的。

是人行邪道:所以這個 人是用錯方法了,走錯路了,所以行邪道 ( 邪道在這裡指:不正確的道路、方法。)

不能見如來:所以總和上面講的,要想見真正的自性、如來,唯有向內求,不是向外找。向外你就永遠見不到了,所以說不能見如來。
 

----------------------------------------------------------- 
 

不過要見自性如來,可不能執空喔。是不捨方便,契入佛性。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契入佛性,就能開自性智慧。

用心學經戒,煩惱障礙,一消除當下就見性。

禪法不過是挑前面方便已經圓滿的人,再給他提醒一下,他就能馬上見性。

如果業障很重,你要執空,硬說禪法一指明心見性。抱歉沒用!就算戳破他的頭,還是不會見性的。所以要看情,孔子說的因材施教,佛家說的應機說法,如此才能圓滿。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六祖惠能大師~ 
2010-04-11 23:37:56
师弟 传波
功德无量!传波 收益非浅
2010-07-09 13:40: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