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7-08 21:09:43| 人氣5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六年級生,你懂多少?(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知道自己是六年級生嗎?知道自己的特色嗎?看了這篇文章,清楚了我們這一代的特色,也了解上一代的前輩們如何看待我們,這篇文章雖長,但很值得細細咀嚼,或許從文章中我們將懂得如何發揮六年級的特色,如何改善我們的缺點?畢竟我們也將是下一批社會主流。

*****************

  摘自7/1 《天下雜誌》半月刊內容,更多內容請見《天下》半月刊--六年級生,你懂多少?文/楊瑪利

  自從一群民國五十幾年次出生的男生,開始在網路上寫文章回憶青春歲月,並出書《五年級同窗會》後,「五年級生」這個經歷學運歲月的一代,頓時成為熱門議題。

  現在,社會討論的焦點已經從「五年級生」延伸到「六年級生」,泛指民國六十年到六十九年間出生的一代,因為這一代年輕人,年紀正好在二十到三十歲,正陸續進入職場服務,成為社會第一線的新生力軍。

  這是怎樣的一代,價值觀與工作觀如何?企業組織該如何因應六年級生的加入,正逐漸成為新興的社會、管理議題。

  六十四年次的朱學恒,在半年多前因為重新翻譯英國奇幻文學《魔戒》,版稅收入將近一千萬台幣,而突然間成為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家住台北市大直半山腰的大廈裡,三、四坪大小的臥室,既是他的工作室,也是他接待訪客的地方。這天,五十一年次、四十歲的攝影記者約好去拍照,過程中朱學恒一一介紹房間裡的行頭。椅子是新的杜邦材質,符合人體工學,價值五萬元。身上手錶二萬多元,眼鏡二萬多元,牆上掛著《魔戒》電影拍攝時的打板,價值三千五百美元,是他上網好不容易標來的。「六十幾年次的這一代,是否會把全部財富,穿戴在身上?」這位攝影記者事後回想。

  朱學恒當完兵後,在公關公司待了七個月,因為覺得自己的創意,老是不被大他十歲的主管接受,而他又不認為主管的創意比自己好,因而離職,在家工作。他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打電玩,為了打好電玩而拚命學英文,並迷上西方奇幻文學的世界。後來因為英文好,又從大學時代開始兼職翻譯,至今已經翻譯了二十二本奇幻小說。

  儘管目前在家當SOHO族,朱學恒卻有遠大目標,他希望四十歲時,「別人願意花年薪一千萬僱用我」。朱學恒展示了「六年級生」這一代的縮影:自信、自我意識強、重消費、顛覆、反傳統、急於成功,並且不認為上一代一定比自己行。

  長期進行消費趨勢研究的東方線上(iSURVEY),根據最新的消費者調查資料,有一篇描述「六年級女生」的文章,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

  作者描繪,社會上關於六年級女生的個人評價,是搖頭嘆氣的多,有的稱大學剛畢業的女生為「花子族」,賺的錢統統花在自己身上。此外,「打工族」或「單身寄生貴族」的名詞也適用她們,意指她們重享樂重於社會價值。
作者還分析,這群人八成愛算命、相信星座,並對政治冷感。

  就總數而言,台灣的「六年級生」,約三百八十萬人,跟上一個世代相差不多。但是教育程度卻已大大提升,目前二十到三十歲的人口中,大學教育程度佔總數的二五%,比上一個世代增加近一倍。

  到目前為止,上一代對新生代在職場表現的評價,呈現兩極。一方面,聽到不少企業主管抱怨連連。主管普遍認為新生代逐漸喪失吃苦耐勞、解決困難、承受壓力與挫折的能力。

  四十六歲的葉美英,現任國際知名精品品牌萬寶龍(Montblanc )台灣區總經理。二十年前,她那一代從學校畢業後,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符合興趣,又有發展性的工作。但是二十年後的今天,失業率屢創新高,但是她強烈感受到,年輕人對工作的熱情不如以往,沒有戰戰兢兢的態度,一點都不怕丟掉工作。萬寶龍不久前職缺一位基層電腦工程師,而前來應徵的都是二十五到二十八歲的專科畢業生。由於前一任留下了一些問題,接手的人必須解決,結果第一個被錄取的人只工作一星期,第二個甚至工作不到一星期,都是嫌太麻煩而離職,直到第三個人才待下來。

  也有不少主管抱怨,年輕一代不想讓工作影響生活,很多人不願意穩定下來,好好做一份工作,即使資質、條件都很好。在一場企業CEO私下聚會中,SAP總經理江忠亮突然說到,「我覺得現在二十幾歲的人,工作意志不強。」

  此話一出,馬上獲得台灣微軟總經理邱麗孟的認同,「這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六十幾年次的人,真的很不一樣,enjoy my life(享受生命)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不像我們五十幾年次的,儘管不缺錢,仍很努力。」

  也有不少主管抱怨,這一群職場新生力軍,愈來愈不能用未來願景、追求的理想來凝聚共識,因為新生代在乎的是活在當下。前全國電子總經理、近年到台中市經營綜合性休閒娛樂中心TIGER CITY、緯華集團副董事長邱義城,管理二、三百位員工的心得是,很多年輕一代只想到現在快樂過日子就好,「不會想超過三天以後的事。」

  邱義城認為,若是跟年輕員工溝通未來公司可以成長多少的遠景,「他們會告訴你太理論了,不如現在多給一點錢、多給一點休假。」

  刷刷刷、預支消費,就在這種「活在當下」的價值下,變成新生代的特徵。台北某中小企業的業務部門,長期需要大量工讀生進行電話訪問。有一次三十八歲的部門主管,聽到兩位快大學畢業的工讀生對話。一位說:「我下個月不想做了,壓力很大。」另一位馬上提醒她:「不行啦,你上個月才剛刷了一件二萬多塊錢的內衣,不做,怎麼付款?」

  現任台灣紐巴倫(New Balance) 總經理應肅正也曾有一次震驚。去年底發年終獎金時,他順口問了幾位六十幾年次的女同事,打算如何用年終獎金?她們告訴他,「錢早就刷卡花完了,現在要還銀行循環信用。」

「英雄出少年」愈來愈多

但是另一方面,這一世代也充滿了積極進取的故事。「英雄出少年」的案例如雨後春筍,堪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多的年代。甚至在網路等新科技崛起後,還曾一度產生權力核心落在年輕人身上的短暫現象。

一年多前美國《時代雜誌》曾經報導,一位十二歲的加拿大小女孩,從小就積極規劃自己的前途。她計劃大學先念商業課程,之後要繼續念法律。完成學業後,她要先到法國與斐濟遊歷。最終她會選擇一個報酬不錯,足夠讓她買房子、買一匹馬(她愛騎馬),並且有彈性的工作,讓她可以照顧家人與常跟朋友在一起。

為了達成心願,她在校總成績,平均都在九十分以上。另外她勤於運動、練習長笛、學習法語。要不是她的父親堅持小孩子應該保有一點點童年的話,她還想學更多。在大學法律系教書的小孩父親說:「我在她那年紀只知道玩,那時候哪有小孩知道將來要做什麼?」

年輕世代憑藉著出生在富裕環境的優勢,企圖心強的人很早就能規劃自己的未來。這種現象,從北美到台灣均如此。

而今天台灣二十到三十歲的世代,可說是台灣第一代很早就具國際觀、語言能力、電腦科技能力的一代。

二個多月前,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三年級學生邱維濤,在創業兩年後出了《十九歲的總經理》這本書。從小學開始,父母每年帶他出國四次,儘管在校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一定堅持把英文與電腦學好。邱維濤從很早就想要創業,「因為我需要很多錢來維持我的生活品味,要旅行、買古典音樂等」。

當這些企圖心強,且具國際視野的年輕人進入職場服務後,往往不到三十歲就做到以往三十歲做不到的職位。

今年三月,咖啡連鎖店統一星巴克(Starbucks)晉升了最年輕的區域營運經理陳姵蓉:二十六歲就管二十二家店,領導超過三百名員工。國二就到美國當小留學生的陳姵蓉,是她那一輩開始出現的眾多小留學生之一。

大學畢業後回台灣,進入星巴克服務後,她一直抱著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態度。她甚至訂下閱讀計劃,第一年當儲備幹部,所以念管理,為未來當店長做準備。第二年升上店經理後,改看顧客服務、危機處理的書。第三年當了區經理,她就多念行銷的書。

就這樣,六十到六十九年次的這一代,一方面會聽到讚賞,說他們比以往的世代更優秀、更國際、更早就知道規劃前程。另一方面,也會聽到批評,說他們比起上一代,對工作沒有熱誠、不負責,只想追求自由與享樂。


台長: 拿鐵
人氣(5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