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以下内容純屬個人觀點,並無任何商業誹謗
這幾天在家裏爲了忙工作的事情天天内外交戰,實在疲憊不堪,腦袋裏除了天天算着明日幾時約某位叔叔“座談”(找工作呀),還有整理準備整理一些手續資料,剩下來最開心的就是去健身,約同學出去逛下又或者是躺在床上聼聼音樂了。
在找CD時候,偶然在我那幾個“百寶箱”内翻出了被我“雪藏多年”的《穆桂英電視劇原聲帶》,這張CD可是1998年香港環星唱片在亞洲電視熱播《穆桂英之大破天門陣》時候趁熱打鐵推出的。
聼過穆桂英的原聲帶之餘,也在網上下載了一碟亞洲電視最近推出的《麗的亞視半世紀的精彩》的雑錦碟下來好好欣賞亞洲電視半個世紀的電視主題曲。在朋友聼來感覺不可思議的經典老歌,對我來説確是成長的記憶。一碟50首歌曲裏面的所有電視劇,我幾乎都有看過有或者是耳熟能詳。當年紀小的時候,尚未分辨三條橫杠就是無綫TVB時,我就很注意那條絲帶轉成花的亞視台標,因爲在80/90年代,亞洲電視的經典劇集時常是我和堂兄弟飯前飯後追逐的焦點,《天蠶變》《大內群英》《大俠霍元甲》《太極張三豐》《中華英雄》《包青天》《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少女慈禧》等等想在回憶起來都還歷歷在目,當然相比之下,當時大陸電視廣播局批准引進香港電視劇集其快且不加刪減的高效做法讓我十分欣賞,哪像現在大陸電視劇自己拍多了,嚴格控制港產電視播出,還在引進時把好好的一部電視劇剪的亂七八糟,一部100集的《創世紀》在大陸廣電部門的大刀揮舞下,居然可以縮減到78集。
跑題了,說回亞洲電視,這個企業成立於1957年5月29日,不僅是香港第一家電視臺,而且是全球第一家華語電視臺,覆蓋面廣及香港、澳門、廣東及北美近一億觀眾,不單是香港的主流媒體,更是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電視臺。在亞洲電視盛世的年代,藝員都是普儸大衆喜歡的超級明星:関詠荷,張家輝,陳煒,伍詠薇,萬綺雯,萬梓良,甚至後來的無綫電視當家小生羅嘉良(後來來開TVB)都是其門下。
但是時至今日,亞洲電視的情況又如何呢?首先,藝員部全綫陣亡,從新聞部到藝員部,有演技,有觀衆緣的美女靚仔(我知道的就有鄧萃雯,商天娥,関詠荷,張家輝,伍詠薇,譚耀文,石修,文頌嫺等等)大部分投向死對頭TVB的懷抱,留下的一些新近的陌生人難撐大局(有實力的藝員只有四大天王-張文慈,陳秀雯,陳啓泰,林偉辰)。電視劇產量大降,沒有名氣的藝員演出的劇集別説香港人不看,就連大陸人也不會注意。再來,就是電視製作缺乏新意,表現最明顯的在旅遊節目上,質素和無綫實在不能比較,就連本身要來大翻身仗的《我和僵屍有個約會3》在現在看起來還停留在第一部的製作水準,實在對其大失所望,浪費了張文慈,萬綺文這麽好的演員。最近更由於學無綫強迫其下藝員與公司簽署經理人合約,連當家花旦陳煒也走了。
不過好在亞視的新聞部還真是不錯,走了美女主播嵺美詩,還有一個氣質女王張慧慈撐場,所以週一至週五晚上六點鐘新聞就是一周亞洲電視的長勝節目了吧(因爲張周六日不會出來啦,哈哈)
我雖然是個大陸人,但是看亞洲電視和TVB的劇集長大,可長大了,卻發現亞洲電視正在衰落,每每看到街上和硬盤裏面的劇集全是TVB,我就好懷念也有ATV的日子。
看看年年的無綫的台慶都是香港城内外的焦點,唯獨我這個怪怪的大陸人看完“六叔”的大戲,還會偶爾下載亞視的台慶來瞧瞧,真不希望五十年了,整整比TVB大了十嵗,每年能擺出臺面的還是那些老掉牙的經典,台慶上依然還是那些阿叔阿婆在臺上傾心獻唱《萬里長城永不倒》(很早的劇集--大蝦霍元甲主題曲)
電腦硬盤上的CD上寫着《麗的亞視半世紀的精彩》,但我看這個精彩實際只有40年,剩下的路上,還有沒有精彩要看亞洲電視是不是將來有新的作爲了,雖然我是個無綫電視迷,但是喜歡的演員又有好多是亞視的前輩,商業競爭中,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要看看TVB vs ATV這場世紀爭霸大戲,最終弱者是否還有翻身的機會,好希望親眼看到另外個商業奇跡哦(之前的商業奇跡就是TVB經過40年的發展成爲華語地區和華人地區最大的電視廣播機構)。
祝-福-亞-視
上面為香港亞視台標
上圖是全部亞洲電視的藝員,我保證你認識不了幾個,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