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民主一直被吹噓為一個“奇跡”。在陳水扁那篇被嘰為“詞藻華麗,空洞無物”的“5.20”講話中,依然不惜篇幅侈談台灣的“民主政治”、“民主社會”、“民主道路”、“民主內涵”、“民主國家”……洋洋灑灑,不一而足,仿佛台灣已經是民主天堂。
然而,很不幸,“3.19”兩聲槍響,早已把台灣的民主假面擊得粉碎,所謂的民主大廈頃刻坍塌,民主光環煙消雲散。被認為是人民行使手中民主權利最高象徵的公民直選“總統”,居然可以如此逼真造假,又遑論其他。島內民眾終於省悟,台灣哪來“民主奇跡”?!白底黑字的“吊民主之死”巨幅標語,赫然掛在了國民黨中央党部大樓外牆,淒厲醒目,震撼心靈。
民主在槍擊中死去
當“3.19”扁呂在台南掃街拜票時,數以十萬計的“選民”前呼後擁,搖旗吶喊,一路追隨,把象徵民主的選舉造勢哄抬到了極致,也使台灣民主變調成“民粹煽動政治”的“異形民主”。但這一幕猶如舞台上的演出,只是一場令人生疑的蹩腳把戲。那讓民主猝死的奇怪的槍擊,扁僅擦破肚皮,呂只碰傷膝蓋,比美國槍擊大片還要離譜。與扁呂在槍擊中巍然屹立的形象相反,民主卻在槍擊中應聲倒下。扁呂是那麼堅強、瀟灑,民主卻顯得那麼柔弱、可憐,兩相對照,確乎有諸多發人深省之處。
一是台灣民主過於脆弱,不堪一擊。“3.19”兩聲槍響,原本藍綠選情激烈緊繃,轉瞬可以急轉直下;原本藍強綠弱的態勢,即刻可以變為綠強藍弱;原本藍營民氣高揚,倏忽綠營勢頭抬升。所有這些都發生在距實際投票僅僅十多個小時的一瞬。島內政治生態如此迅疾被改變,民主之脆弱可見一斑。
其次,台灣民主面對手持棍棒、盾牌和高壓水龍嚴陣以待的防暴員警、國家機器,顯得那麼無力、無助。當數十位大學生靜靜地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絕食抗爭的時候,主政者卻高高在上,無動於衷,這同國民黨專制統治時期視百姓如草芥如出一轍。大學生顯得那麼弱小、稚嫩,他們恐怕不知道,當年黨外人士向國民黨爭民主的時候,面臨的也是這麼嚴峻的對峙。而今民進党執政,民主依然不得不痛苦地面對揮舞著的棍棒和高壓水龍槍,受傷流血仍然無可避免。
再者,台灣民主亦十分無奈。主政者玩花樣搞“公投綁大選”,讓千百萬選民跟著他的指揮棒轉,你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照樣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讓成百上千萬民眾成群結隊地去領公投票,並不是要去做出什麼至關重要的決定,而只是陳水扁希望連任四年總統。這真是民主的無奈!
最後,當人們質疑陳水扁的槍傷,數以百萬計的民眾要扒陳水扁的褲子“驗傷”時,民主的基礎——信任已不復存在。關於槍擊案,早有現場人士及各界人士指陳種種疑點。國際著名刑事鑒定專家李昌鈺博士也認為,不是反對黨“意圖暗殺”,也不是陳水扁自己開槍。若排除此二者,可以肯定,槍擊案是一個經過精心策劃的龐大的陰謀,雖然沒有把扁呂擊倒,卻把台灣民主擊得粉粉碎。
在某個造勢晚會現場,有記者見到一個不滿兩歲的男孩躺在童車裏,據他母親說,是要孩子從小就歷練台灣的民主運動。試問,如果台灣的民主運動竟是這樣被刻意操作,任何一個經歷這一過程的孩子,長大以後,還會相信台灣的民主嗎?陳水扁以些微優勢贏得了選舉,卻輸掉了個人起碼的誠信,更毀掉了剛剛起步的台灣民主。
台灣民主早已奄奄一息
有人建言給台灣民主穿上防彈衣,這雖有點黑色幽默,但也透露出台灣民主環境之險惡和民主之脆弱。無獨有偶,陳水扁在掃街拜票時也沒有穿防彈衣。細細想來,民主穿不穿防彈衣與陳水扁穿不穿防彈衣,其實都無須當真。值得警惕的倒是,近年來執政者不斷玩弄“政治偵防”、“綠色恐怖”、威逼媒體、扼殺民主的種種花招,已使得本來脆弱的民主遍體鱗傷,奄奄一息。毫無疑問,這種漸進式的毀滅,是比轟動一時的槍擊更加致命的。
——“政治偵防”,整肅對手。這裏既包括對大陸、港澳入台人士的“提高警覺”,也包括對島內接待單位、接待人士的“忠誠查核”,甚至包括對在野反對黨高層人士的“監聽”。島內七大情治單位都有先進的監聽設備和完善的監聽技術,每逢台灣選舉就會曝光數不勝數的“監聽”醜聞,不只國民黨秘書長、組發會主委,甚至連“立法院長”也難逃厄運。這種利用“國家公器”作為打擊異己的工具的做法,不啻開了民主的倒車。
——“綠色恐怖”,侵犯人權。以去年夏季花蓮縣長補選為例,台灣當局竟出動“內政部”、“法務部”、“最高檢察署”、“調查局”、“刑事警察局”等大批人馬進駐,對原住民村落實行24小時“定點巡邏”、“攔路檢查”、“站崗搜查”,完全無視花蓮民眾的居住權和通行自由權。類似這樣只為民進黨一黨之私侵犯人權的事件,在島內可謂屢見不鮮。
——威逼媒體,操縱輿論。台灣當局一面拋出十多億元“媒體廣告統一採購費”,對媒體進行利誘;一面又動用行政資源向不甘就範的媒體揮舞“大棒”,進行威逼。向無黨籍“立委”陳文茜開刀,迫其主持的“文茜小妹大”停播;誣告《聯合報》涉及誹謗,求償10億元民事賠償,即為信手拈來的兩個例子。對媒體、媒體人如此大動干戈,與古代“焚書坑儒”如出一轍。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近來,先是李登輝,接著是陳水扁,不約而同地指國親兩黨在“3.20”之後一周搞“軍事政變”。此等罪名非同小可,已不止“綠色恐怖”,而是“白色恐怖”了。國親在野,無一兵一卒、一槍一彈,發動“軍事政變”不知何來資本。扁李對國親如此羅織罪名,更遑論普通百姓了。
從“政治偵防”、“忠誠查核”、人身自由的限制,到操縱輿論、誣人清白、“白色恐怖”的施行,台灣當局開民主的倒車,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本來,人民享有的那一點民主並不充分,以這種漸進的方式加以毀滅,實為釜底抽薪之舉。
民主蛻變,因由有自
在兩蔣、李登輝統治時期,島內的“黨外”民主運動一直蓬蓬勃勃,直至“政黨輪替”,依然有無數志士仁人為民主而鬥爭。“綠色執政”後,台灣的民主運動隨之變質,由民主蛻化為民粹,由民主滑向專制,由民主運動走向運動民主,是其倒退的三部曲。
由民主蛻化為民粹是台灣民主的悲哀。為了騙取選票,“綠色執政”刻意冒充“人民之友”,百般取悅“選民”,致使蛻化為民粹的“選民”(按施明德先生的說法是指那些已把自己完全物化成藍或綠的陣營的打手或嘍囉的人,不是整體人民)完全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成為被附身的乩童。而相對於“選民”的“人民”,卻越來越無奈、沈默。台灣“選民”可以不要經濟景氣,可以不顧日子痛苦,可以不怕兩岸緊張,可以不管美國警告,而只圖逞個人一時之快,把票投給那個“只會選舉”的候選人,確乎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一部分民眾因受騙開始“自暴自棄”、“無法無天”,則造成台灣未來的法制更加敗壞。台灣民主異化至此,豈非民主之悲哀?
由民主滑向專制是台灣民主的變質。2002年陳水扁食言自肥,出任民進党第10任党主席,從此集黨政大權於一身。此次選舉結束後,陳水扁在民進黨內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民進党愈來愈像陳水扁的一人黨。同時,陳水扁又收編軍情大權,組織扁家軍,進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三軍統帥。掌控了黨政軍大權的陳水扁,從此邁向一人決策、個人崇拜、權力傲慢的強人時代,人民不幸成為俎上肉。走向強人專制統治,不啻台灣民主變質的一個縮影。
由民主運動倒退為運動民主是台灣民主的毀滅。政客鍾愛民主,是因為民主可以為他們提供揮灑空間。而執政當局更可以操縱各種議題,很方便地變民主運動為運動民主。例如,舉辦違憲公投、“公投捆綁大選”等等,把台灣的民主運動納入當局可掌控的範疇,“便宜行事”。台灣行政體制任由“總統”指定“行政院長”→指定“內政部長”→指定“中選會”成員。在這樣的結構模式下,民眾成了受操縱的投票機器,只能任人宰割,任人“運動”。
台灣民主走到這一步,使得將近一半的民眾開始懷疑民主的價值,顯示當今台灣已走到了民主倒退的路上。追根溯源,李登輝是始作俑者,陳水扁以專制強人統治全島,則應負根本的責任。
還我民主、還我進步
奄奄一息的民主,雖然在槍擊中死去。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民主的潮流畢竟不可阻擋。還我民主、還我進步,依然是台灣人民不盡的怒吼和永遠的訴求。
民主系指人民有參與國事或對國事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有當家作主的權利。但是,民主不是只有投票選舉一件事。陳水扁最近說,公投將成為台灣民主制度的常態、民眾生活的一部分。這話無異於又一次把百姓推入火坑。試問:公投(只是整個投票機器的一部分)都要和吃喝拉撒一樣,成為台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讓老百姓天天被政治紛爭纏繞,還有誰能安心來關注經濟、治安、教育、環保和社會福利這些民生問題呢?陳水扁搞“公投”,家族財富照樣暴增,別人能行嗎?因此,還我民主應該是全方位的,不能只剩一件走火入魔的投票選舉。
進步也不僅僅指單一政治層面。台灣為選舉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以致經濟衰退、股市縮水、失業增加、族群撕裂、教改失敗、治安敗壞……整個社會出現了嚴重倒退。因此,還我進步必須反對倒退,以重整經濟、振興股市、增加就業、彌合族群、恢復教改、整頓治安為根本。一句話,以人民福祉為宗旨。
民主的理念在於尊重個人選擇。據《天下》雜誌在大選後對一千家大企業總裁(CEO)的問卷調查,47.4%的總裁指出,身邊有親友舉家移居大陸,27.9%的總裁表示,未來可能因為工作或是其他考慮,舉家移居中國大陸。大陸已經成為台灣民眾堅強的靠山;投資中國已經成為台灣民眾擺脫困境的首選。這才是台灣民主的選擇,是台灣民主復興的源泉。
現在該是民進黨對台灣社會做出負責任的交待的時候了。曾經為民主、進步而鬥爭的民主進步黨,近年來卻走向了專制、走向了倒退,不僅民主的理念喪失殆盡,進步的目標也拋諸腦後,成為台灣社會衰退的總根源。君不見,第五、七任党主席許信良、第六任党主席施明德已宣佈退出民進党,第八任党主席林義雄避走他鄉求清靜,更有許多民進黨大老對陳水扁炮轟連連。民進党反民主、反進步的表現,在黨內已引起極大的反叛。陳水扁“5.20”講話,雖然還在高唱民主凱歌,但已不會有人相信他了。“聽其言”對陳水扁已沒有絲毫價值。
一直以來,台灣都以“經濟、民主奇跡”自傲於世。曾幾何時,台灣經濟在陳水扁四年任期後,早已蕭條萎縮,每況愈下;而今民主也已死去,殊不知台灣究竟還可以拿什麼“為永續台灣奠基”?究竟還有什麼可以留給後世子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