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18 20:08:56| 人氣1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份音樂人的報告●● 聆聽王菲/林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構成王菲音樂與形象的兩大要素,

一是簡單旋律雋永情歌,

二是刻意經營的個人風格姿態。
這兩大要素在過去互為表裡,相互撐持,造就王菲的歌后時代。

諸如「紅豆」、「我願意」這類歌曲,都是運用真摯、直接的情感,
搭配簡單而清楚的旋律,
形成類似鄧麗君那種普羅大眾都喜歡的Pop作品。
這是王菲真正征服市場的利器。
在個人風格方面,
王菲經營的是一種特立獨行、甚至略微故弄玄虛的姿態。
無論如何,有人因為她的歌好聽,去買她的專輯。
有人因為覺得她很有「型」,刻意去追隨她的形象。

當然,這兩大要素並不是尋常人要操作就操作得來的,
背後一定要有堅強實力做後盾才行。

王菲在這兩方面表現都十分傑出,所以她的路一直走得算是順利。
她乾淨的嗓音、獨特的咬字,不但使原本動聽的歌更受歡迎,
其個人風格之突出,更創造出一種特有的典型,蔚為風潮。
使為數不少的後輩女歌手,被視為仿效或參考她的風格,
但也都因為未見超越而紛紛下馬,
我自己把這個現象戲稱為「王菲障礙」。

王菲的全盛時期,味道獨樹一格,在華語圈無人出其右。
然而近年流行市場變動劇烈,
我認為王菲最在頂峰的「黃金五年」已經過去。

王菲在這張新專輯中依然維持自我風格,維持誰也不取悅的一貫態度,
這本是她的作風,不必特別去質疑或挑戰。
可是值得注意的事實是,這樣的作品在現今市場,力道已經稍顯不足。

為什麼一向她的獨特風格,未能在這個階段更上層樓,
反而卻令人憂心地現在顯露出疲態?
我看到的一部分原因或許是因為王菲音樂的構成,
是透過特殊的音樂形式、表演、包裝、文字訴求……所塑造出來的。
然而這塊主要塑造她氣味的部分,其中不難見到頗多從西方借鏡之處。

在資訊不夠暢通的時候,歌曲素材出處很難被發現,
靈感的來源,大家比較無從知曉。
資訊流通之後,這些都很難遁形。
現在聽眾的視野不見得比專業人士窄,
他們聽的東西甚至比音樂工作者多。
所以現在王菲整體上所帶來的新鮮感,
是比當年資訊閉塞時相對來得要少了。

我曾拿王菲的作品給一些歐美、日本的國外同行聽,
並告訴他們這是華語歌壇最具特色的女歌手。
他們聽了以後,都沒有顯得特別新鮮或讚賞。
這讓我思考良久,最後我歸結可能的結論是,
這些東西,在他們當地的作品中出現過了!

這或許也是亞洲歌手長久以來未能在西方有所成績的原因。
因為我們整個音樂的風格基本上是人家的延續,極端的缺乏自己的樣貌。

王菲的歌曾經是最最流行的,
可是她最近在市場上的成績,已經有了落差。
對於現在主流市場上的東西,以王菲過往的行進路徑來看,
她當然是不屑於跟進的,但若退一步稍客觀的看,也可能是無法跟。

我認為即使她真要跟,也不見得能竟其功。而以姿態部分來看,
王菲在歌壇特立獨行,引領風騷這麼些年之後,
相對於現今當紅女歌手與其受眾的卡通化、低齡化的情況,
怎麼再引起大家的注目似乎也是ㄧ個不容易的事。

林夕在「將愛」這張專輯中仍有不錯的發揮,
可是少了以往那些簡捷、琅琅上口的旋律,
我發現這些詞竟然讀起來要比唱的味道更好。
「美錯」是非常林夕風格的歌,完全是他那種欲求而不可得的,
莫可奈何的淡淡哀傷情調,但是作曲跟編曲卻相對顯得弱了。
比如:

「人生最大的快樂也不過如是

所謂醉生夢死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替人生裡的沮喪與挫折找到一個最好的安頓。
但是這首歌音樂處理得顯得比較繁複,讓歌變得「不容易」。

王菲早期作品藉著林夕的詞,風行一時,
但隨著時代的改變,以前成功的配方現在卻未必能夠奏效。
「將愛」專輯的「將愛」、「空城」的詞,
都是有點故弄玄虛,讓人無法意會。

過去王菲姿態的完成,除了曲子之外,林夕恰如其份的詞,
著實適當地托抬了一下。
也就是說是透過歌詞把整體形象做最後的合理化。

但是當主人公不再是那麼受大眾關注的時候,
這些歌詞就顯得乏力,頓時有那麼點自說自話起來的寂寞味道。
以下便是一段「落單」的詞,既無法在音樂中發揮功能,
也無法抽離出來被單獨欣賞。

「住在同一個天體 學會用眼睛去定情

愛情是面鏡子 有誰住在那裡

我尋找你 看見天敵

點破天機 用我一滴淚的力氣」

多數而言,寫詞無外乎是要傳達一種情感,
或塑造一種情境,給予人某種感受。
而上面這段詞彷彿想創造一種情境,
但我實在是不甚明白其中妙處所在。

寫詞技法各自不同,
但不出在虛實的字裡行間最終給予人深刻的感受與共鳴。
從這首詞作,或專輯當中其他幾首詞作看來,
或許也些許反映了王菲現實裡的困境。
那就是虛的多,實的少。
這在王菲尋找新方向的這樣一張「過渡性」的專輯裡
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可以被理解的。
再舉另外一首「不留」中的一段詞為例:

「我把風情給了你 日子給了他

我把笑容給了你 寬容給了他

我把思念給了你 時間給了他

我把眼淚給了你 責任給了他  ……………………」

這樣的詞作,在藝人當紅時,
所謂「唱什麼都對」的時候,是絕對成立的。
我看到的整首詞的重心,其實是放在「我把心給了你 身體給了他」,
而我們聽到這一句在編曲乃至於混音時被特別強調出來的時候,
似乎也說明了我的推斷無誤,而顯得其他的句子的虛,甚或是多餘。

王菲是我很欣賞的藝人,特別在她演唱的部分,
我覺得是不可多得,從音色、技巧、音樂性,
她都是我認為這個年代當中,非常、非常拔尖的。
從我是王菲的喜愛者、觀察者,到變成建議者,
我從這三個角度出發,來和大家描述我對這個藝人現況的說明,
內心是很謹慎的。

因為王菲是這一代女歌手當中最特出的,我從未與她合作過,
她是我相當好奇,而想要一探究竟的少數案例之一。
她接下來在音樂上的發展,我會持續的觀察。
從我看來,她仍然很有擺脫暫時迷思困局,
朝著更高的格局發展的機會。
而怎麼在虛實之間最後找到平衡,
在昔日光輝與不確定的未來之間還能否專心一致,將會是最關鍵的。

媒體把藝人捧成天王天后的造神運動,
原是娛樂媒體推展業務的尋常手段,不必太過當真。
若真在那個位置上的時候彼此相互利用一下也不是壞事。
但我相信音樂仍是最初與最終感人的東西,姿態相對而言,
對這個階段的王菲,就顯得累贅多餘了。

(李宗盛,流行音樂創作者,
第一本文字著作《李宗盛音樂聆聽報告2002﹣2004》
即將由時報公司出版。)



台長: 靜子
人氣(1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