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膝蓋 伴您一生 【簡文仁/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 】
很多研究證實,一個健康的人,在逐步邁入老年的時候,
會從下肢肌力逐漸減弱開始,上肢臂力和手勁也許仍不差,
智慧更是飽滿而成熟,但腿力卻已大不如前,
其中尤以膝蓋最先也最常出問題。
我們常形容問題的簡單「用膝蓋想也知道」,
可以說,正常的老化,是從下肢的膝關節開始。
因為膝關節承受了絕大多數的體重,
再加上身體活動時的彎腰、扭身、蹲站、跑跳等,
負荷更是數倍的體重,它是全身受力最大負荷最重的關節,
如果體重過重,則它的傷害更大。
所以,要好好善待它,才能夠站起來、走出去,
舒舒服服走完精彩的人生。
說到膝關節的保養,它要伴你一生,
所以年輕時要養,老來時則重保。
趁早多加訓練,把它養得壯壯的耐操耐磨,
重點在強化肌力,增加柔軟度並提升耐力,強有力的大腿,
可以保護膝蓋,減少負荷與磨損,靈活柔軟的膝關節,
可以巧妙化解外來的壓力,並應付活動所需的各種姿勢與動作,
而持久的耐力,當然有助於枯站及遠走,更能延長使用年限到久久。
一旦年紀大了,則不要過分操它磨它,要多加保護,節儉地用,
不要過度負荷、壓扭與勞累。
例如肥胖、提重物、蹲馬步,都是很大的負擔,
而跪坐、盤腿、勉強或持久的姿勢,以及登山走遠路等,
對老化的膝關節都是一種折磨,會讓它們不時對你抗議,甚至罷工。
身為物理治療師,經常要為膝蓋有問題的民眾解決病痛,
並解釋病情,即時的病痛好解決,
利用短波、超音波、雷射等儀器療法,
或按摩,操作等徒手療法,很快就可緩解,
但要避免經常復發,甚至演變成慢性病痛,則要有耐心的衛教,
及適切的運動療法,而且年輕時的運動法,和老年人的運動法,
會有所差別。
茲舉二例參考:
青年養膝操
一、
跨腿扶膝如意操:
做法:雙掌扶著膝蓋,微蹲馬步,腳尖朝前,雙腳盡量分開。
1.
上下起伏:身體保持挺直,馬步蹲低再站起,
有如相撲選手的熱身動作。
2.
左右弓步:身體重心移向左側,儘量蹲低成左弓右箭步,
再換回右邊,成右弓左箭步。
3.
前俯後仰:雙手扶膝,微蹲馬步不變,身體以腰臀為軸,
做前俯抬臀,後仰挺腰的動作。
二、
高抬膝蓋原地跑:
做原地跑步的動作,只是盡量把膝蓋抬高,
最好抬高到腰部以上,可以強化肌力,柔軟筋骨。
老年保膝操
一、
雙掌護膝如意操:
做法:雙腳併攏,雙膝微蹲,雙手護住膝蓋。
1 .
左右開合:雙膝打開,成O型腿,再合起來,有如哈薩克舞蹈。
2.
前蹲後頂:雙膝在雙掌保護下向前微蹲,再向後挺直,好像按摩一樣。
3.
旋轉畫圓:微彎的身體,微蹲的膝,
雙掌保護著做順時鐘旋轉畫圓,和逆時鐘畫圓。
二、
伸膝動踝拉腳筋:
不管坐著或躺著,把膝蓋伸直,大腿用力,
再做腳踝的上蹺下踩或繞圓圈的動作。
膝蓋的保養,隨時開始都好。
對年輕人的建議是:多蹲少吃勤走路,
對老年人的建議是:多動少重勤按摩,
相信必能擁有一雙健康好用的膝關節,伴你走完長長的人生。
【2003/08/07 聯合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