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像是一種人創造的對象,以某種方式崇拜。可能在宗教或娛樂的形式出現。對任何一種偶像、圖像或其它物體的崇拜,《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是福斯廣播公司從2002年起主辦的美國大眾歌手選秀賽,英國電視節目《流行偶像》(Pop Idol)的美國版。人氣非常高,近年的收視率牢牢佔據著美國黃金時間段電視節目榜首。《美國偶像》的製作方是FremantleMedia,隸屬於德國的貝塔斯曼公司;經紀方是19 Entertainment。
《美國偶像》是發掘新一代美國歌手的比賽,同是亦是歌手迅速成名的好機會。而現任的評審包括有:人稱「毒舌」評審的西門·考爾,80年代美國流行巨星寶拉·阿巴杜和唱片製作人蘭迪·傑克遜,第八季開始加入了卡拉·迪奧瓜迪。而主持人則為瑞安·西克雷斯特。
《美國偶像》在美國時間星期二和星期三的東部時間八點/中部時間七點播放。中國大陸自第五季開始由星空衛視逢星期六、日轉播,台灣及東南亞國家亦由星空傳媒 Star World 衛視合家歡頻道所轉播。
參賽者一定要是美國公民。在首三季的比賽參加者參與海選的年齡要在該年的海選10月19日前在16歲至24歲間,由第四季開始年齡限制更改為16歲至28歲,而且最後限期改為8月24日。
參與海選的參賽者一定要文件證明年輕以及公民的證明,例如出身證明、駕駛執照或護照等。18歲以下參賽者一定要家長的許可才能參賽。參與海選的參賽者必須要上官方網站 www.americanidol.com 列印參賽表格,並填寫個人資料。如有發現填寫假資料,一律被取消資格。
海選由三位評判西門·考爾、寶拉·阿巴杜和蘭迪·傑克遜選出能到好萊塢繼續比賽的參賽者,有時候會有名人嘉賓會當第四位評判。海選的地點是在美國數個不同的城市進行。每位參賽者有一分鐘時間在評判前清唱一曲,成功打動到評判的參賽者就能夠得到到好萊塢繼續比賽的機會(實際上每一城市、每一千位參與海選的人只有十多位能夠到好萊塢比賽)。
到達好萊塢後,評判要繼續從一百多人中選出24名準決賽者(第一季時為30名準決賽者,而第二、三季為32名準決賽者)。而選出了準決賽者後,參賽者的命運就交由美國的觀眾去投票決定,故評判的工作基本已完結,他們只會在參賽者表演後作出評價,而他們不會影響到參賽者的去留。自第四季開始,準決賽分開男女兩組比賽,至到男女兩方各留下6人便開始進入決賽。而這時候電視台每周會播放三集:一集是男參賽者的表演、一集是女參賽者的表演和一集淘汰參賽者。
美國觀眾在每集的節目完結後有兩小時的時間撥免費的電話熱線去投票心目中的偶像,而且投票的次數不限。
選出了十二強後,比賽舞台改到洛杉磯的CBS電視城,並且改為現場直播。每位參賽者要依照該周的演唱主題而選擇一首歌曲表演(後期表演兩首),參賽者這時候有機會和一些藝人合作準備演出,而那些藝人是和該週的演唱主題有關。
餘下三位決賽者的時候,不再有歌唱主題。每位參賽者演唱三首歌曲:一首自行選擇的歌曲、一首評判選擇的歌曲和一首由唱片執行製作人Clive Davis選擇的歌曲。然而第二季時的三強歌曲分別是:一首自行選擇的歌曲、一首評判選擇的歌曲和一首隨機抽籤的歌曲。
到這個階段,每周電視台會現場直播兩集。一集是參賽者表演,另一集則是投票結果,得票最低的參賽者就要淘汰。到了結局篇有一位參賽者就會成為冠軍,而且二名決賽者會進入柯達劇院(第七季於諾基亞劇院),在3400名觀眾前進行最後一次的表演。冠軍會在結局宣佈。冠軍得主會得到100萬元美金的唱片公司合約,經紀方是美國偶像關聯的19 Entertainment。一些沒勝出的參賽者亦和美國偶像的經紀方簽約,並發行唱片。
此外,每一季也會推出一張合輯,由十二名決賽者一同錄製(第一季&第八季為十名決賽者)。十強的參賽者會在比賽後為美國偶像進行美國偶像的巡迴演出。
第一季的美國偶像在2002年6月開始播放,凱莉·克萊森成功擊敗一萬多位參加比賽的參賽者。
冠軍凱莉·克萊森在勝出比賽之後,和RCA唱片公司簽約。比賽完結之後凱莉推出了兩支單曲,其中一首是著名的勝出比賽單曲《此時此刻》(A Moment Like This),第一周登上了告示牌的#52,第二周登上了#1的冠軍位置,被名為告示牌排行史上排名跳躍最高的單曲。凱莉之後推出了兩張專輯《Thankful》和《Breakaway》,唱片售出超過一千萬張,凱莉更贏得葛萊美獎最佳女歌手,至目前為止凱莉是唯一一位由美國偶像出身,並且在國際間能夠聞名的歌手。
2003年,第二季的美國偶像捲土重來。冠軍得主為魯本·史坦德,而亞軍為克雷·艾肯。兩人在最後的得票只相差很少,在二千四百萬張選票中,魯本·史坦德只領先130,000張選票。因此後來存了不少的爭議。然而,美國偶像為冠、亞軍所出的第一張單曲,克雷·艾肯那張的銷量超前冠軍魯本·史坦德。後來的唱片成績克雷·艾肯亦都遠遠超越了冠軍。
第三季的美國偶像在2004年1月19日首播。第三季的冠軍得主是范塔莎·巴麗諾,大眾普簡稱她為范塔莎。
第三季海選時,美籍華人孔慶翔參加了比賽的海選。在他唱完一曲後,評判西門看過他表演後哭笑不得,並質問他:「你不能唱,又不能跳,你想我說什麼?」孔慶翔回答道:「我已盡全力,我毫不後悔。」並指出他並未受過專業的訓練。他的回應與之前參賽者憤怒和惡言相向的態度大相逕庭。雖然他不能進入比賽的下一回合,孔慶翔憑他在節目中沉實的回應以及務實的態度,在美國迅速竄紅。
范塔莎在勝出後和J Records簽約,推出了首張專輯《Free Yourself》,售出了兩白金的銷量,而且令她得到了四項格林美獎的提名。
這季亦都發掘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的得主珍妮佛·哈德遜。在七進六的一晚,人稱天后三人組的范塔莎、LaToya和珍妮佛·哈德森竟進入了倒數三位,而珍妮佛·哈德森更被淘汰,屈居本季的第七名。但在比賽後珍妮佛·哈德森擊敗了七百多位候選人(包括范塔莎),成功得到參與電影《夢幻女郎》一角的機會,《夢幻女郎》一片由碧昂絲、佔美·霍士等大牌巨星主演,但珍妮佛的演出令全球注目,而且更得到了多個電影獎項的提名,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第四季的美國偶像在2005年1月18日首播。本季把年齡的限制提高至28歲,參賽者要在1975年8月5日至1988年8月4日期間出生。因此出現了一些年長的歌手如君土坦丁·馬路諾斯和波·拜斯,兩人為比賽帶來了搖滾樂的元素,而兩人的長髮和搖滾風格令他們在比賽中得以突出,亦為整場比添上了新鮮感。第五季同是搖滾風格的克里斯·道卓爾也是因為受到波·拜斯的影響才去參加面試。
第四季亦反另一個傳統,準決賽改為12男12女分開比賽的制度,並勝出12強繼續比賽。
本季冠軍得主卡麗·安德伍是一位鄉村樂的歌手,是繼凱莉·克萊森後另一位在比賽期間未進入倒數三人的冠軍。凱莉·安德伍的第一首單曲《Inside Your Heaven》在2005年6月14日發行,且在告示牌熱門100登上榜首,並在首周售出了十七萬張,更能瑪麗亞·凱莉的單曲《We Belong Together》在流行榜上抗衡。卡麗的首張專輯《Some Hearts》迄今售出超過五百萬張。卡麗亦贏得了2007年度的格林美獎最佳新晉歌手。在美國,卡麗被譽為能夠和凱莉·克萊森比較的美國偶像冠軍。
第五季的美國偶像於2006年1月17日開始;這是首季有高清晰電視畫面播放。本季的規定繼續依照上一季。參賽者在2005年的年齡在16歲至28歲之間,參賽者出生日期必須由1976年8月16日至1989年8月15日。
本季的冠軍是泰勒·希克斯,亞軍得主是凱薩琳·麥菲。泰勒是繼凱莉·克萊森以
及卡麗·安德伍後又一位沒有進入過倒數三人或倒數二人的冠軍。泰勒在2006年5月24日成功成為了新一代的美國偶像。而最終結局美國偶像一共收到共6350萬次投票,而整個比賽期間一共有5億8千次投票。泰勒亦是第二位來自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的冠軍(首位是第二季的冠軍魯本·史坦德),亦是第四位能進入決賽的當地人。結局亦有不少大明星參與,包括Mary J. Blige和Toni Braxton等。
本季亦發掘了搖滾歌手克里斯·道卓爾,他是本季一位十分受歡迎的歌手,但在4進3時被淘汰令人十分驚訝。比賽後他和自己的樂團Daughtry進行第一張專輯的製作,現在首張專輯《Daughtry》已經售出近二百萬張,成績十分卓越。
《美國偶像》第六季在2007年1月16日由美國福克斯電視台首播,播放至2007年5月23日。寶拉·阿巴杜、西門·考爾和蘭迪·傑克遜繼續任評判,瑞安·西克雷斯特繼續任主持。本季的冠軍是喬丁·斯帕克斯,一位17歲的女歌手。
準決賽的名單在2月14日播出的第十集公佈,準決賽的比賽由2月20日開始。每周播放三集:男選手演唱、女選手演唱和淘汰結果。
基本上比賽過程和第四季及第五季沒有分別。準決賽者也有二十四名,分別有十二男和十二女。男選手在星期二演出,女選手在星期三演出。在播放完畢的兩小時內美國的觀眾可以開始投票自己喜歡的偶像,最低票數的兩男和兩女會在星期四的那集淘汰出局。
十二強的名單在2007年3月8日公佈。一如以往,《美國偶像》會為十二強出一張合輯,男方的頭五名和女方的頭五名也會進行夏天舉辦的巡迴演唱。每周得到最低票數的一人會被淘汰。
《美國偶像》第七季在2008年1月15日由美國福克斯電視台首播。寶拉·阿巴杜、西門·考爾和蘭迪·傑克遜繼續任評判,瑞安·西克雷斯特繼續任主持。本季的冠軍是大衛·庫克,一位25歲的搖滾歌手。亞軍是年僅17歲大衛·阿丘利塔。
準決賽的名單在2月14日播出的第十集公佈,準決賽的比賽由2月20日開始。每周播放三集:男選手演唱、女選手演唱和淘汰結果。基本上比賽過程和第四季及第五季沒有分別。準決賽者也有二十四名,分別有十二男和十二女。男選手在星期二演出,女選手在星期三演出。在播放完畢的兩小時內美國的觀眾可以開始投票自己喜歡的偶像,最低票數的兩男和兩女會在星期四的那集淘汰出局。
《美國偶像》第八季於2009年1月13日至2009年5月20日在美國福斯電視台播出。寶拉·阿巴杜、西門·考爾和蘭迪·傑克遜繼續擔任評判,瑞安·西克雷斯特繼續任主持。《美國偶像》宣佈知名製作人凱拉·狄奧果笛(Kara DioGuardi)加入第八季成為最新的一位評審。根據創該劇記錄的1億份投票得出的結果,克里斯·艾倫於2009年5月20日被宣布成為該季的冠軍,亞當·藍伯特成為亞軍。
第八季有很多開創該劇先河的事情。最後的決賽有36名選手參加,而之前都為24名;評審在外卡賽中選擇了第四位選手亞努皮·迪賽,使最終比賽有13名選手參加,而不是12名。另一項舉措是增加了「評審拯救」權,這一權利最終在七進六的比賽中被使用,並拯救了馬特·吉拉德,從而使比賽連續兩周有7名參賽選手。
參賽者在2008年7月15日的年齡必須是16歲至28歲,且必須具有在美國工作的資格。在之前賽季進入過前40(第7季前50選手不受此限制)、擁有經紀合約或唱片合約以及非美國公民或者是移民將不得參賽。
從本季開始,好萊塢週移師到以往在第一、三到六季季末賽事才會使用的柯達劇院,並在柯達劇院進行為期兩週的海選。
在首輪,147名參賽者輪流獨唱一首自己準備的歌曲,第二輪剩下的107名參賽者則三人或四人一組作團體演出。過關的72名參賽者再獨唱另一首歌曲供評審評比,最終剩下的54名參賽者前往位於洛杉磯的「評審的宅邸」,等待評審公布最終的36強名單。其中有些參賽者需再進行一段演唱,以便由評審決定是否可以晉級36強。
準決賽的名單在2月11日播出的第十一集公佈,準決賽的比賽由2月17日開始。比賽過程在這一季有了戲劇性的轉變。準決賽者有三十六名,男女各十八名,總共分為三組表演,每一組有十二名選手(六男六女)。在節目直播完畢的兩小時內,美國的觀眾可以投票給自己喜歡的偶像,每組最高票數的一男一女、以及第二高票的選手(不論性別)可以直接進入十二強名單。本屆美國偶像並增加了外卡週,從被淘汰的選手中挑選三位進入十二強。準決賽主題:告示牌熱門100歌曲。
冠軍:Kris Allen 美國偶像大賽最新一季的冠軍克里斯-艾倫(Kris Allen)的同名處子大碟《Kris Allen》空降首周第11位,首周銷量8萬張。創下歷屆美偶冠軍最低迷的銷量。
亞軍:Adam Lambert 主唱電影《2012》主題曲,首張專輯《For Your Entertainment》空降首周第3位,首周銷量19萬8000張,鋒芒遠勝冠軍,並已經發行了3支單曲,並於世界多國宣傳,銷售長紅。截至目前其專輯已銷售超過76萬2000張,並於多國獲得白金及金唱片認證。
《美國偶像》第九季於2010年1月12日在FOX播出。Simon Cowell、Randy Jackson和Kara DioGuardi繼續作為評委,Ellen DeGeneres將替代Paula Abdul成為第四位評委。 Idol Gives Back也將在本季回歸,並將於2010年4月21日七強結果秀舉行。 在第四季至第七季被使用的24強半決賽的形式也將在本季使用。本賽季將是Simon Cowell作為美國偶像評委的最後一個賽季。
賽季開始後,寶拉·阿巴杜並沒有出現在評委小組中。因為合同談判遇到的問題沒有被解決,維多利亞·貝克漢姆、瑪麗·布萊姬、仙妮亞·唐恩、凱蒂·佩芮、艾薇兒·拉維尼、喬·強納斯、尼爾·柏德烈·夏里斯和Kristin Chenoweth在海選階段擔任了客串評委。在做出了利用客串評委的決定之後,FOX主席彼得·瑞斯(Peter Rice)指出將於本季在一月播出之前尋找一位固定的第四評委,隨後在2009年9月9日艾倫·狄珍妮確認,她將成為新的固定評委,並將參與在CBS電視城錄製的好萊塢周比賽以及隨後的比賽,西門·考爾在2010年1月第九季開播之前宣布,他將在本季之後離開美國偶像,以便將他在英國的節目X Factor引入美國。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顯示誰將接任他成為第十季的評委。
本季的好萊塢周在柯達劇院舉行。Ellen DeGeneres在本環節正式出任美國偶像的評委。好萊塢周的第一、二天由181位參賽者(目前美國偶像網站顯示為172位參賽者)各自進行了演唱,他們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使用樂器。96位參賽者獲得了通過。接下來,選手們依照要求進行了分組表演。71位參賽者獲得通過,進入到下一輪的獨唱表演。根據在獨唱表演中的表現,評委將選手分為三組,並最終留下了兩組選手共計46名。最終,評委從這46名選手中選拔出了TOP 24的24名選手(12名女性、12名男性)。
在第四季至第七季被使用的24強半決賽的形式在本季使用。12名女選手、12名男選手每周分別進行比賽,並於每周的結果秀中淘汰得票墊底得兩名女選手和兩名男選手。進行三周準決賽後,形成6男6女組成的TOP 12陣容。

寶拉·阿巴杜(Paula Julie Abdul,1962年6月19日-)是一名美國創作歌手、編舞、舞者、演員和電視通告藝人。80年代,寶拉是洛杉磯湖人隊中極受歡迎的拉拉隊隊員,後來成長為拉拉隊編舞。而在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早期,寶拉開始發行流行音樂和節奏布魯斯專輯。她的首張單曲就已經拿下告示牌百強單曲榜的冠軍位置,成為第五位獲此殊榮的獨唱女歌手。憑藉音樂錄影帶《異性相吸》(Opposites Attract)獲得格萊美獎「最佳音樂錄音帶及短片獎」,同時還獲得過兩次艾美獎最佳編舞。
從她早期的成功之後,寶拉經歷了自己在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上的一系列挫折,直到憑藉電視真人秀節目《美國偶像》東山再起。她在該真人秀中擔任了八年的評委工作。隨後她參與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真人秀節目《天生舞者》(Live to Dance),該節目在2011年1月首播,目前已停播。而現在,寶拉與她在《美國偶像》中的評委西蒙·高維爾一起合作了另一檔真人秀節目,美國版《X音素》。
寶拉·阿巴杜對舞蹈的愛好源自經典電影《雨中曲》中的金·凱利。除此之外,她還受到了黛比·艾倫、弗雷德·阿斯泰爾和鮑勃·福斯的影響。寶拉從小就開始接受芭蕾舞、爵士舞和踢踏舞的培訓課程。她在進入范奈斯高中後,成為了學校的啦啦隊隊長和優等生。15歲的時候,寶拉獲得了棕櫚泉附近一個舞蹈夏令營的獎學金,並在1978年的低成本舞蹈電影《Junior High School》中獲得一個角色。她大學是在加州北嶺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學習傳播專業,而在大一的時候,她從700名女孩當中脫穎而出,成為洛杉磯湖人隊專屬啦啦隊——湖人女孩的成員。不到三個月,她就成為了湖人女孩啦啦隊的領隊。而在六個月後,她離開了大學,將生活的重點放在了編舞和舞蹈上。

西蒙·高維爾 Simon Cowell,1959年10月7日-,英格蘭唱片製作人、電視製作人、Syco唱片公司老闆。他是多個電視選秀節目的評審,包括:《流行偶像》、《美國偶像》、X Factor和《英國達人》,發掘不少人才。他因常常發表對參賽者非常刻薄坦率而往往有爭議的評論而受到關注。
西蒙·高維爾在英國英格蘭布賴頓出生,17歲輟學,做了幾份服務工作。直到他在EMI當執行主管的父親替他在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西蒙·高維爾是多個電視比賽的製作人以及核心人物,包括《流行偶像》、《美國偶像》及X Factor和《英國達人》(Britain's Got Talent),並為多個獲勝者錄製唱片。西蒙·高維爾成功策劃組建了第一個歌劇流行組合Il Divo(美聲男伶)。西蒙·高維爾身為選秀節目評審,說話既坦率又尖酸刻薄,令節目收視率高企。遇到「才華」太差的參賽者,他身旁的評審禮貌地只作嘆息,但他會直言,曾有參賽者聽到那令人難堪的評語後哭泣。他在《美國偶像》歌手選秀節目當頭棒喝多個參賽者,令嗓子差的參賽者知道他們的強項不在唱歌。

蘭道爾·大流士·蘭迪·傑克遜(Randall Darius "Randy" Jackson,1956年6月23日-)是位曾獲葛萊美獎的美國貝斯手、歌手、唱片製作人,曾任A&R部門人員,現任知名選秀節目美國偶像的評審。
早時,傑克遜和卡洛斯·山塔那、傑瑞·葛西亞(Jerry Garcia)在舊金山灣區一起玩樂團。1986年,傑克遜加入了旅行者合唱團,發行專輯《Raised on Radio》,並參與了後來的巡迴演唱會。1980年代末期傑克遜搬到了義大利,並在當地為義大利明星Zucchero的專輯演奏。
傑克遜曾與許多知名的歌手與樂團合作錄製、製作專輯或參與巡迴演出,合作過的歌手包括瑪麗亞·凱莉(演唱會的製作人)、超級男孩、惠妮·休士頓(唱片製作人)、席琳·狄翁、菲姬(野蘭花合唱團時期)、白蛇合唱團(曾代替手受傷的貝斯手演出過幾場演唱會)以及瑪丹娜等。
2002年起,傑克森開始與寶拉·阿巴杜、西門·考爾擔任福斯電視台的選秀節目美國偶像的評審,第八季的評審陣容並加入了知名製作人凱拉·狄奧果笛。2003年,傑克遜透過胃繞道手術減重超過四十五公斤。2008年2月,傑克遜在電視廣告上表示他患有第二型糖尿病。

瑞安·西克雷斯特(Ryan Seacrest;1974年12月24日-),美國電視名人及節目主持,他是美國歌唱電視節目《美國偶像》第一至八季的主持人。在瑞安年輕的時候,他知道自己有主持方面的天分,夢想長大後成為一位唱片騎師。高中時他是學校的早會主持人。《美國偶像》是瑞安事業的一個大轉捩點。2002年,瑞安和喜劇演員Brian Dunkleman共同擔任第一季《美國偶像》的主持人。第二年,Brian Dunkleman離開了《美國偶像》,瑞安正式擔正任《美國偶像》主持。隨著《美國偶像》每一季比每一季得到好收視,瑞安的知名度也增加不少。瑞安以惹笑的方式主持《美國偶像》,吸引不少人支持。瑞安的身高常常引來不少的爭議,他在主持《美國偶像》時因為身高常被人作玩笑的對象。2006年4月,有傳媒拍到瑞安與《靚太唔易做》女星泰瑞·海切爾於加州馬利布海灘溫情漫步並親吻。事後泰瑞·海切爾宣稱自己仍是單身。

2012年-8月-4日就在「花蝴蝶」瑪麗亞凱莉確定以1800萬美元(約台幣5.4億元)天價酬勞,擔任「美國偶像」評審的消息公布後,她隨即發表新單曲「勝利樂章」(Triumphant),這首新歌將於8月7日在全球iTunes音樂商店同步上架,備受歌迷期待。
花蝴蝶透露她當初在寫這首歌時,她的老公尼克坎儂因腎衰竭住院,令她擔心不已,所以她藉由這首歌的創作抒發情緒,幫助她度過了低潮期。花蝴蝶將接班「翹臀珍」珍妮佛蘿培茲,擔任「美國偶像」的評審,外傳另一位評審有可能是嘻哈型男菲董或強納斯兄弟的小弟尼克,若這組合成真,第12季的「美國偶像」評審陣容將會令觀眾耳目一新。
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1970年3月27日-),美國歌手、唱片製作人、詞曲作家、演員。她的母親是擁有愛爾蘭血統的白人歌劇女歌手,而曾任航空工程師的父親則擁有非洲及委內瑞拉血統,因此凱莉常被美國媒體歸類於黑人歌手。
凱莉因其2億張的唱片銷量和無數的音樂榜單記錄,以及5個八度的高亢音域和洛可可式的演唱技巧聞名於世。 凱莉也被美國媒體譽為90年代至今的跨世紀天后歌手之一(另三位:席琳狄翁、惠妮·休斯頓、瑪丹娜)。
美國選秀節目《美國偶像》第7季在2008年5月專門設置了向凱莉致敬的單元,凱莉在之後的直播中更是抵達現場演唱《蝴蝶效應》的第二支單曲《再見》,但在該節目後凱莉便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里,多次在美國MTV和ABC的節目通告被無故宣告取消,之後多家媒體均報導凱莉已和美國男歌手、演員尼克卡農結婚,而後者恰恰將出現在她《蝴蝶效應》的第二支單曲「Bye Bye」的音樂錄影帶中,但因未得到凱莉的官方回應,更多媒體均持有觀望和懷疑態度,福克斯新聞頻道於5月5日確認凱莉結婚消息屬實,5月7日美國時人雜誌率先獨家公布了凱莉於4月30日的結婚照片。
在新專輯宣告被迫停滯宣傳約一個月後,凱莉6月初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內,在日本宣傳期間,她曾接受香港TVB《東張西望》節目專訪,在該專訪中她向所有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的災民表示慰問,並呼籲世界上的所有人參加到賑災的活動中來,盡最大努力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她同時透露自己創作了一首奧運題材的歌曲,但之後有媒體透露凱莉已將這首名為「百分百」的歌曲重新改編並贈送予美國總統候選人歐巴馬。2008年6月,網易娛樂報導凱莉的新歌《再見》因為其充滿關愛的歌詞,被網友配上汶川大地震的片斷,剪輯成一個全新MV出現在網路上,並成為現在流行的賑災歌曲。
2008年凱莉在接受美國MTV節目採訪時透露自己的婚後生活很幸福,並聲稱自己已經為初定在11月的巡演做著各種準備。 10月,英國著名音樂選秀節目設置了向凱莉致敬的周競賽單元,由選秀選手重新演繹的凱莉名曲《英雄》登頂並霸佔英國單曲排行榜第一的位置長達3周,凱莉出席並在致敬單元現場表演。11月在第20屆世界音樂獎和第36屆全美音樂獎上,凱莉分別獲得了銷量成就獎,以表彰其20年以來對音樂工業的貢獻和破記錄的18首美國冠軍單曲記錄。
凱莉出道18年仍身居歐美樂壇的一線,是因為她的音樂培養了相當數量的堅實歌迷群,當然也與她的個人魅力密不可分。凱莉在1996年之前常以保守、拘謹甚至害羞的形象出現在鎂光燈前,1997年《美麗花蝴蝶》專輯發行之後,在首支單曲《甜蜜蜜》的音樂錄影帶中,她一改過去如鄰家女孩般的清純青澀形象化身為性感的007詹姆斯·邦德女郎與綁架她的犯罪份子鬥志斗勇。1997年後至今鮮見凱莉以保守的穿著出現在公共場合,相應地她也更多出現在各種時尚雜誌的封面上,並多次被FHM、Maxim、Askmen.com等雜誌媒體評為全球「最美麗女性」和「最性感女性」。
關於凱莉敬業和耍大牌的正反兩種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有媒體稱呼凱莉為最頤指氣使的苛求女王,如出入酒店非紅地毯不入、大批工作人員如影隨形、酒店內需設置20台增濕器等,同時也有諸多媒體批評她常常不顧記者和歌迷苦等常常遲到。儘管如此,凱莉對音樂的敬業也常被提及,如在凱莉2003年上海演唱會時,新浪認為雖然凱莉對於交通和舞台要求甚多,但她的敬業精神也是「天后」級別的,雖然天氣寒冷,她仍然身著性感著裝一直堅持到最後,並向全場觀眾深深鞠躬長達二十秒。
凱莉是全世界歌唱比賽參賽者最愛模仿的歌聲,是新生代女歌手心目中的共同偶像,同時也是許多藝人夢寐以求合作的對象,但再多的封號與獎項也不足以形容凱莉的偉大與影響力。凱莉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08年年度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在樂壇傳奇歌手史提夫·汪達應雜誌之邀為凱莉撰寫簡要時,他說:以僅僅簡單的300字來形容我對凱莉的尊敬和愛是件很困難的事,她才華橫溢,她更是我一生遇到過的同時擁有美妙嗓音和高尚品德的三個女人之一。
關於凱莉的影響力和她的音樂,許多藝人都曾公開表示過欽佩之情。歌手凱莉·克萊森表示:我是聽著凱莉的歌長大的,她是一個出色的作曲者和歌手,我認為她沒有得到她應得的榮譽;歌手妮莉費塔朵表示:凱莉的歌常常影響我的創作靈感,我非常欣賞她;歌手潔西卡·辛普森聲稱:我是凱莉的鐵杆歌迷,我長久以來就很欣賞她的音樂,但追尋她的足跡對於我太困難了,她就是她,可以和她相提並論對於我是莫大的恭維;著名饒舌歌手尼力則認為:凱莉也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歌手,她從人生的最高處跌到低谷,卻可以像她從未錯過一個節奏一樣重新站起來,這同樣是我靈感的來源,並激勵我繼續走下去;藍調天后唐妮·布蕾斯頓表示:我真的很欽佩凱莉,我覺得她被低估了,因為她是一個偉大的音樂製作人,一個完美的詞曲作者,她的那首「甜蜜的一天」真的幫助我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歷程;布蘭妮·斯皮爾斯則認為:凱莉對我影響巨大,因為她寫她自己的歌,她總是能寫出最好的旋律,她的音域很廣,她是我的模範;饒舌歌手Damizza認為:凱莉是我生命中見過的最努力工作的人,她總是照顧和幫助別人,她給予了我們大家的角色,她發明了流行與說唱的組合形式,每個人都對她有輕微的誤解,但她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