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05 10:45:47| 人氣2,2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修道*~宇宙心系列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修道是種關懷生命、重視人生的傳統價值行履,往往要能夠契理契機,基於對人、對社會本身的再度反思,從而呈現了對人、社會、世界的最大關懷,體現了佛陀的精神對於世俗社會的關懷。

 

修道強調人心的淨化和覺悟,把世界所有集中在一個正義、和平、平等的價值秩序上,以“心”作為人間覺悟的基點,以及世界和諧的邏輯起點,從而建構一個“精神共同體”,共用天下人的精神和利益。

 

因此修道是對一種生命取向、社會取向的理解,把—個個具體的、活生生的法緣進行反思。在這個所謂凡俗的世界裏面體現其神聖性,把它的限制轉化成個人乃至群體超升的增上緣。在人間修道的核心追求,也就是建構其身心所處世界的和諧祥和。

 
從“心”開始的無限緣起講求的就是禪法,構建一種心心相印的和諧理性模式。它主張“心外無法,此心即法”,以心作為人類世界的交往仲介,以自心直證自心,證悟自心,從而凸現了人的主體性立場。同時講求“此心即無心之心”,就是以此心作為本來的真心,無心之心,以此來說明外在的“三界虛偽”。

 

“心”為象徵核心的一切價值取向,是一種在承受著價值制約和規範的行動取向及其內在結構。它注重的是人人關係、聖俗關係、人際關係之協調,是個人和群體的關係基本和諧空間,是對世界的調整與適應之處。

 
心地能夠真正的和平,必有和平處事的外在表現;社會的不和不平,或極度的暴力衝突,卻不妨礙個人心地和平的實現。因為人的靈性及其精神活動,前後延續之中有著極大的不易被破壞的統一性,並表現為個體生命活動的獨特性。所以心地的寂靜和安定,能影響人世間的和平。


從和諧的境界而言,世間的和平與人心層面的和諧,可以說是人類和平的最高境界或最高理想。這是屬於聖諦層面的價值訴求,即指聖人所知——切寂靜之境界,也是佛教之根本大義,故又稱第一義、真諦,是屬於佛教教義之中的究竟深意。這樣的寂靜精神,名為“無諍論處”,成為修道者身心修持的目標,與世間和平的精神相通、彼此印證。

 

從個人精神的淨化而言,它強調心靈的歷練和修持。它以戒、定、慧三學講求心地和平,主旨就是要在體驗寂靜的基礎之上,以寂靜的智慧,除淨煩惱的根本無明我執,徹底體證諸法空性,最終獲得自我的覺悟。修道在捨離心之意識心的思量、分別、妄起愛憎...等等垢習,而趣入真如心,圓融無礙,平等包含,不起分別,不生憎愛。


從僧侶的心之“六和敬”行為模式,即:身和同住(行為禮敬)、口和無諍(語言和諧)、意和同悅(善心交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見和同解(思想統一)、利和同均(經濟均衡),因此僧團又可以稱為“六和僧團”。這個就是社會、民族、國家和平的理想模型,或和平理想的社會模式。它不僅是僧團的和合,也是出世修道者的一種社會和平理想和價值原型。

  

和合敬愛的基本價值追求,突出了因緣和合即和諧和平的思想觀念。和諧問題成為一種緣,成為一種人際關係的處理。衝突、戰爭、人我、物我、自我,彼此都是相關一體的,都是因緣的相互存在。每個人都只是世間社會的一種關係,甚至是社會關係的一種構成而已。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基本原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信仰根源。超越世俗亦在於世俗的理想生活,超越階級偏見、重視道德意義、排除人為階級、強調眾生平等。

 

依緣際會而視宇宙為一個普遍聯繫而交互作用的過程,作為這種普遍聯繫、心心相印的修道普世精神,天地宇宙、社會人間、道德良心,始終就能展示出應有的統一性和能動性,最後呈現人心天下契合無間。這種聯繫、流轉不停的結果,天地宇宙、社會人間始終展示出有機整合的統一性和能動性。為天地萬物的和諧與創造性所啟迪,參修者必須通過不懈的自我修持而趣入--人心佛性契合無間的境界。

 
誠然處於當今普遍聯繫網路之各種關係的中心,心性之淨化、個體精神自信自立的強調,無形之中就等同于加強了個人在人際關係的網路中定位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三界惟心的結構展開在人間,圍繞著身心與社會、民族、世界的空間擴展關係,進而是心包三界,進入“行”的層面,然后再返照回到“心”的境界。

 
其實我們越是能夠拓展自己去包容他人,我們就越是能夠深化我們的自我覺醒;而我們的精神覺悟和精進堅守,又為我們在時空之間進行富有成效的人際互動提供了基礎,從而以心比心、表達佛心佛性,這是一種世界宏觀一種心量比的體現。在心轉化和菩提心長養的修道之中,淨化心靈的和諧是對佛心聖境之感召與回應及守護。
  

從緣起的哲學觀念出發,這個世界如果是迷悟由心的話,那麼一切眾生所以受種種生死流轉之依、正苦報,皆由靈明真常之本心性不覺而有迷惑,後因迷惑而造業受苦,輪回不息。然此迷惑,即本非由外而來,乃白心所變現,則其體性必屬虛妄不實,其本來之妙明覺心,仍不失壞,不變異。...所以見性成佛的根基,在於人性的“佛心”,能夠回復到與天地萬物、人間社會為一體的原初狀態。這樣,先賦性的佛心,才能夠包容又在區別對待之緣際會時形成一種精神的交流。

 

修道者之菩薩行,必須要三心為基本。此三心是大乘心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見。菩提心,以成佛為志,信解佛之慈悲心懷的精神,淨化世間;大悲心,從人類眾生之相互依存,自他平等安樂,卸除生老病死的過程之苦惱;最後緣起性空之理,生死解脫。心性呈現出一種特有的面貌,它跨越了自我與社會、神聖與世俗、人世與天道以及政治事務與宗教關懷之間的種種藩籬。

處於網路之各種關係的科技時代,修道上對於心性淨化、對於精神自信、自立的強調,也就加強了在人際關係的網路中定位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以強調從心的改造而深入普遍到對於網際交流的構建佛化的網路關係,進而價值認同的層面。心性淨化、個體精神自信自立的強調,無形中就等同于加強了心性個體在形形色色關係網絡中定位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佛性、心性、社會性、現代性,獲得了良性的互動機制,宇宙“大化”和人的佛性、道德發展之間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世界之所以能夠溝通,也就是因為世界普遍緣起之所謂的“視野相互性”或“立場的互換可能性”。而以往人類社會以及各個宗教間正邪關係的構成與衝突,大抵上則是因為這種視野與立場的缺乏。禪宗的世界,即使存在差異,它也應當是一種透明的差異。

 

修道上對"緣起性空"的思維體悟,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帶著與一切事物的關聯性而形成的,因事物無中心地、超越中心地形成於橫豎無盡的相互關係網絡之中。即把其他一切事物作為“緣”而發生於存在世界。因一切事物存在的本質都是無自性,即一切事物只有存在于整體的關聯之中它才能存在。

 

真正的無中心關聯,是一種公共性的關聯。自明性、公共性、相互主觀性、反復性,是各種宗教群體、社會團體均能在其中表達自己信仰、利益的依託。只要是舍去這層權力庇護關係,禪宗的無中心的關係,就會可能構成多元、透明、多層次的社會、宗教關係。正邪的標準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這種“無中心關聯”大多以“許願—靈驗—還願”或“有求必應”式的雙向約定,在人佛之間建構一種觀念和信仰的契約形式,以及以功德文化為中心的道義交換原則,進而構成了一種“相對交換關係”故功德行動邏輯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一種以此為核心層面的“功德靈驗性信仰方式”。其因果對應式的行動邏輯,在人人、人我之間,甚至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相應的建構出一種具有佛教信仰獨具的功德信仰模式。
  

真修道在強調自我關照、自我庇護,不需要外在的皈依是以真心為中心!一切所造善惡,皆從心之生之想,是故出世修道,皆以心為本。即心即佛,我心即佛。表達方式,往往就是以“功德文化”、以個人的神聖崇信行為,精神個體的安身立命作為優先考慮原則,進而才是社會價值關聯的公共實踐共識倫理和交往模式。

 

從“心”開始的修道既超越了個人所認知的習慣,同時亦超越對神聖崇信的行為,把信仰所蘊涵的價值整合即如何讓人佛關係、從“心”開始的價值共識,直接成為日常生活心佛眾生一體的體現。

 
兩千多年前,佛陀拈花微笑,弟子迦葉心心相印,建立了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為特徵的佛教信仰。這種心心相印以修道者的功德作為本體,從而表達為一種功德本體論,以個人從“心”開始的信仰體驗作為實踐方法。

 

功德本體、利益回向、倫理相容、神聖互惠,把單獨的個人組成修道磁場空間,把清淨的個人之心整合為人人共用的價值體系,同時又不掩沒了心之個體的倫理存在及其價值。能夠從自心淨化到心心相印,從心心相印到心系眾生、回報社會,一個以修道者為核心的倫理秩序就得以建構起來。既有本體觀念,亦有公共邏輯,從而建構從“心”開始、功德為本體的悟道機制。

 

 

台長: 幻羽
人氣(2,20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