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鄒志中報導】 懂得品茗是人生一大享受,而茶席的運用與設計,實為茶文化中一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壺、杯、托、桌布、桌旗、插花、焚香等的組合點綴,將茶與水靈動交融,形象展現飲茶時色、聲、香、味、觸、法種種美妙的過程。「嘉義縣新住民婦幼關懷協會」2020年11月25日、26日在嘉義縣茶博會舉辦異國新住民茶席,廣邀新加坡、雲南、苗族、韓國、中國…等新住民茶藝師們,各自身穿代表自己國家文化的傳統服飾,向台灣民眾優雅展現泡茶工法,示範溫壺、置茶、溫潤泡、在泡..等步驟,更開放與會民眾入座茶席,近距離觀茶色、聞茶香、品茶韻。
不僅如此,茶師更手捧茶几一一為台下民眾奉茶及合影,有如婚慶習俗媳婦入嫁奉茶般,象徵茶文化的多元相容與溫情,讓人人都能以茶會家人。茶Party除了品茶之外,還搭配異國茶點,分別有異國柬埔寨新住民姐妹做的南瓜布丁(口感綿密順口)、異國越南姊妹的椰果鳳梨果凍(口感香Q酸甜),以及異國印尼姐妹的爆漿椰絲球(口口驚奇)等異國茶點。
讓民眾循著在地的茶道,品味異地的風情,用短暫的新住民茶Party,跟著味蕾遨遊世界。順解今年疫情不能出國﹐也有置身國外的ful〪現場嘉賓高朋滿座!期待來年還能參加這樣的新住民Party〪
據了解,為增進新住民自我認同感,透過支持團體,讓新住民之人際適應與溝通能力,使其能獲得適時協助,能更加融入臺灣社會,增進臺灣家庭與新住民家庭多元文化宣導交流體驗與融合,「嘉義縣新住民婦幼關懷協會」透過宣導新住民婦幼政策及相關法令、整合新住民社會資源、推動新住民婦幼關懷相關活動、促進新住民與社區的文化交流、提供新住民所需之服務與協助辦理地區總體營造、推展新住民福利曁教育服務工作、推展新住民及兒童福利暨教育工作、推動新住民婦幼相關就業培訓工作等;同時結合專業技能、家庭關係、自我成長、社會文化類別等專業課程主題與分享,增進新住民專業知能,藉以建立其社會支持系統,提升其生活適應能力。日前在嘉義縣茶博會舉辦異國新住民茶席,口碑良好、現場的讚聲不絕於耳!
嘉義縣新住民婦幼關懷協會說,新住民協會在嘉義社區的經營,是利用社區在地化的觀念,結合更多的資源挹注,優先針對特殊境遇如單親、中低收入戶、新住民…等婦女,藉由多方的資源連結,透過電腦資訊、權益及促進兩性平等、家庭支持、兩性溝通、健康保健等學習與課程,跨越弱勢的鴻溝與屏障,發揮潛能建立自信,創造社會與經濟面的多重機會,以改善家庭情況。
未來,嘉義縣新住民婦幼關懷協會將成立志工隊,包括規劃關懷訪視、電話會談、活動公關、發票募集、敦親睦鄰造訪、青年志工等業務,並擬訂系列服務活動計畫,期望透過來臺多年且適應良好的新住民志工,關懷弱勢新住民家庭其人際適應與溝通能力,協助新住民融入臺灣社會,與在地居民共創和樂融洽的美好社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