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 難道只是金玉其外嗎?」(何宏儒報導)明天就是除夕了。
這一年來,您對生活還滿意嗎?日子要過得好,經濟情況自然是最直接的影響因素。
可是過去一年來,足以反應民眾對生活實際感受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不斷探底」早就成為長期趨勢。
最新的調查結果,甚至六項構成指標統統下滑,尤其民眾對「物價」和「家庭經濟狀況」的信心,更是跌到歷史新低。
相信很多人,這個年並不好過!儘管民眾喊苦叫窮,台灣的整體經濟表現卻相對亮眼!這是真的,主計處在昨天修正去年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從原先預測的4.39%上修為4.62%。
主計長許璋瑤強調:「雙卡效應」逐漸消淡,國內需求正在恢復正常。
他表示:去年第四季的民間消費成長率從原先預測的2.2%提高為2.4%,顯示「雙卡效應」的影響已經降低。
加上去年第四季的台股股價上漲20%,連帶影響國內外旅遊和餐飲消費分別成長11%和7.5%。
除了財富效果帶動的消費增加之外,去年第四季民間投資成長率也達到10.6%,顯示國內需求正逐漸恢正常。
正因為內需增加,主計處昨天也進一步把今年的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4.14%上修為4.30%。
許璋瑤指出:有別於去年總體經濟「外熱內冷」、國外淨需求對經濟成長貢獻度高達七成五的情況,今年因為民間消費和民間投資可望分別出現3.2%和1.7%的成長幅度,國內需求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度,預期可以達到六成,相對穩健。
依照主計處的預測,今年經濟成長「保四」有望。
不過,對照各國公布的數據,台灣今年的經濟表現,看來又得再次落居四小龍之末了(中國大陸去年10.7%、今年預測10.0%;新加坡去年7.9%、今年預測5.5%;南韓去年5.0%、今年預測4.9%)!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就感嘆:跟新加坡相比,台灣的經營環境處處綁手綁腳,經濟發展實在很難走出高格局。
他表示:2003年之前,新加坡的經濟成長趨勢跟台灣亦步亦趨。
但是之後,新加坡一路走出高成長格局,台灣根本無法望其項背!他指出:新加坡尤其在金融服務業的發展上採取「高格調的國際開放」。
但是台灣,佔GDP七成三的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相對薄弱。
他除了呼籲法令開放,也認為政府應該提供誘因,加速國內金融整併、提升經營效率。
「這麼做的效果,會比兩成多製造業所能夠創造的貢獻,來得更快!」政策和法令之外,當然,「非經濟因素」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大家再清楚不過了!吳中書強調:台灣要創造內需、吸引民間投資的話,經濟之外,更得搞好政治。
「大家不要再吵鬧了,真的要就事論事。
」他呼籲政治人物針對台灣中長期發展該有的政策去下功夫,「而不是為了很多很奇怪的事情,天天在製造媒體效應。
」他強調:企業信心的增加,對提振民間投資是最有幫助的。
如果整體經營環境好、企業投資就多,失業率也才不會太高。
企業賺大錢、股市上漲、受僱勞工才有機會加薪、民眾的日子才可能好過。
如何讓看似亮麗的總體經濟表現,真正落實到人民的生活?相信更是許多人除舊布新的同時,正在許下的新年新希望。
文章定位: